里造零件了,咱们自己造织机。”
“厂长啊,我听说以后家里的孩子也能进来,还不用咱们退休?”
“谁说的?”
“呃……就听说的……反正都那么说,这两天县里都传遍了。”
王言笑了笑:“想要家里的孩子进厂,那咱们现在就得好好干,得厂里赚了更多的钱,咱们才能养的起更多的人,这样咱们家里的孩子才能进厂里。这个关系,同志们都明白吧?”
“那谁能不明白啊,以前大家是没盼头,现在可不一样了。厂长,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那还等什么呢?都动弹呐。技术好的师傅,生产小组的组长,都到我这来,其他人把这车间都收拾一遍,没用的都拿出去,先找地方堆着,搞一搞卫生,擦擦那些油黑的地方。”
王言拍着手,催着众人赶紧动起来。
他这边拿着设计图纸,跟几个技术好的师傅一起,研究着制造方法,同小组长一起,分配各个零件的生产任务。
众所周知,流水线模式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好方法。尽管现在没有各种的全自动设备,但是人力资源的分工协作,也是最妥善的方式。
所以在过去两天的时间中,王言已经对整个的喷水织机进行了拆解,县里能生产的零件,如同先前县长所说的螺丝、螺母之类,以及其他的零件,王言已经去各个工厂看过了生产质量。
并且已经下了一些订单。当然都是没有付钱的,县里的流转好解决,现在是紧着织机的生产来,赚了钱再还账,县里给兜底。
不过县里能代工生产的,只是整个织机的三分之一,余下的三分之二还是要自己生产出来。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替代,毕竟王言就是在原本的有梭织机的基础上翻改的,他可以去外地的织机生产的工厂采购,再弄回来改装。成本高了一些,但是速度却大大提高。
只是考虑到,县里的人民还没有吃饱,要利用这个机会,让更多人赚到钱。所以这个规划,不论是县里的领导,还是厂里的人,是全都没有提起的,就是要全都留在县里。
干部们或许比较狂野,但怎么能升官还是知道的……
所以这一天的时间,王言同农机厂的人做好了各种零件的细分的分组,并根据技术好的工人以及小组长,确定了大致需要的用工人数。
并于当天,采购的一些铁、钢、铝、铜之类的金属原料,以及一些合金原料到位,是已经提炼压铸而成的一些板材、金属块之类。
到了第二天,王言亲自带着五十七名职工,进行试生产。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成功从无到有的总装出了一台喷水织机。经过测试,与王言最初预估的参数相差无几。
这并非是五十七人的全部生产力,毕竟各种零件的生产周期有时间差,时间长的,那么就多安排些人,时间短的,那就少安排一些人,随着生产的脚步迈进,积累的愈深,工人愈发经验足,产量自然也就增长起来。
这第一台也只是试验之用,一来是让工人们知道各个环节,二来是在这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比如在制造的过程中,厂房不够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已经在农机厂旁边的空地上起了一个老大的厂房。比如因为材料强度不够,进行了一些二次加工,叠板加厚,相应修改了图纸的一些细节,凡此种种,一堆的问题。
而后,这台机器被市纺织厂派车过来拉走,直接上门自提。一天以后,给县纺织厂汇来了剩下九台订单的全款。
这让纺织厂上下颇为振奋,总的来说,纺织厂已经取得了成功。
这天,厂里领导开会。两个厂加起来五百人,够格开会的领导也有十多个。
主位是弄着大茶缸子滋了茶水的老祁厂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