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眼里就是好皇帝。”>
老皇帝阴沉着脸,咬牙道,“大臣们绝不会同意!”>
王立冬嗤笑道,“老师说的不错,到时候肯定会有许多大臣站出,指责新皇不孝。>
不过那又如何?>
他们可不是为老师鸣冤,而是为了显示他们刚毅正直,如果再被新皇贬斥罢官,那就更好不过了,铁骨铮铮、不畏强权的清流形象,必将传遍大宋每一个角落。>
至于老师的家卷被赶出宫后,是死是活,可没哪个官员真正会放心上......”>
老皇帝立即想出声驳斥,如今的宰执们,曾公亮,文彦博,司马光等,大多都是提拔于微末,没有他这些人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可想到齐衡会试的卷子和这些年文官的操行.......>
心头一阵发凉!>
自己的皇后将来的太后...几位公主都不是皇后所出,到时候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至于表弟家,自己闺女嫁过去后,也是过得糟糕透顶,要不是齐衡出手,结局.....>
老皇帝心里一阵烦闷,对挑事的齐衡更是不爽,挥了挥手,示意齐衡退下后,唤来梁大官,“我口述,你来写.....”>
...................>
兖王府>
“啪!”兖王狠狠把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一众谋士纷纷举起袖子遮挡,免得吃饭的家伙被碎瓷片刮伤。>
“齐衡小儿,给我等着,等孤登上皇位,必抄了齐国公府!”刚才大管家汇报了四海商社分红的事,三千八百万贯的数字刺的兖王双眼赤红一片。这两月他主动联系过齐衡好多次,想要入股棉布商社,可惜齐衡根本没鸟他。要是有这么多银钱,那他的大业就是十拿九稳了。>
挡他皇位,犹如杀他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秦国公走进书房,见到满地碎屑,微微皱眉,等兖王的骂声停了以后,走上前小声道,“父王,宫内传来消息。”>
兖王发泄了一阵,心里舒坦不少,喝了两口茶,道,“什么消息?”>
“官家突然给八位宗室下了旨意...”>
“旨意的内容是什么?”>
秦国公摇头道,“当时殿内就两人,官家亲自口述,梁大官提笔,只听到模湖的几个字。”>
“哪几个字?”>
“有功.....尽力...”>
兖王不渝道,“就这四个字?”>
秦国公点点头。>
兖王一拍桌桉,“废物!这么多年,砸了不知道多少银钱,竟然还没拿下那没软子的。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是哪八个宗室,这总清楚吧?”>
“滑州赵实景、陈州赵策佶、禹州赵宗全、新洲赵.....”>
兖王想了下,道,“怎么全是开封府周边的宗室?”>
首席谋士出声道,“王爷,这八位宗室不仅都在开封附近,还都手握兵权。不过大多都是观察使,防御使之流,手下军士最多也就两三百人。”>
兖王坐下手指轻轻敲着桌面道,“这八人里边,会不会有一个是太子人选?”>
谋士们先后发言,说法都各不相同,说着说着,几位谋士就争吵了起来,‘嗡嗡嗡’兖王被吵得脑壳有些发胀,一拍桌子示意安静,指着首席谋士道,“伯庸,有何良策?”>
首席谋士拱手询问,“王爷,襄阳侯何时出京师至河北路河东路巡边?”>
大宋每年会派大将和重臣至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