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也是吓得脸色煞白,后悔自己大喊个鬼,要是女儿摔出个好歹....>
等如兰安全落地,冲上前一把揪住闺女耳朵,就往后院拖,嘴里骂骂咧咧,“你个不省心的,站那么.....”>
过了一炷香,王立冬进了后院,见到可怜的如兰正被罚站...>
盛老太太出声问道,“衡哥儿,外面怎么样?”刚才如兰说了不少,街上的各种乱象听得众人心中惶恐。>
王立冬轻描澹写的说了些情况,又撒了些鸡汤,让众人安定了不少,“....放心吧,过不了多久这场叛乱就会过去。”>
“大概多久?”>
“快的话,今天就能结束,慢的话也就两三天。”>
盛老太太惊讶道,“衡哥儿怎么知道的?”>
王立冬道,“刚才有一大队禁军过了咱们府前,看旗帜应该是兖王的先锋军,能这么快过了两道城门,想来大内的宫门也应该有安排。等军队进入了皇宫,离结束也不远了。”>
他可是悄悄给这场叛乱装了‘加速器’,中午前,几个有能力争夺皇位的势力,不出意外的话,都会齐聚皇宫,胜利大会师。几万人互砍,半天都不用,就能得出胜负。>
盛老太太皱眉道,“兖王的先锋都快到大内了,怎么那么顺利?其他禁军呢?”>
王立冬笑道,“我外祖出外巡边,八万殿前司军士没收到皇帝圣旨,肯定不敢乱动。如今的情况,圣旨应该出不了皇城。>
至于侍卫步军司,一大半被兖王收买了,还有侍卫马军司的五万多军士,为什么没动静,这个就要问曹皇后了....”>
信息量太大,盛老太倒吸了口凉气,沉默了半响道,“这么说兖王的机会很大?”>
王立冬摆手道,“当今官家宽厚仁德,兖王竟然为一己私利举起造反,人心不在他这。>
虽然表面实力最强,可铁杆没多少,乌合之众而已。>
其他几位宗室,虽然兵少将寡,但合在一起,人数不比兖王少,而且师出有名。>
有名,才有理,有理,才有号召力。有了号召力,将士们才会用命、得到百姓们支持。>
所以兖王的胜算小的可怜。”>
明兰好奇道,“衡二哥,现在有哪几位宗室的实力比较强?”>
王立冬道,“安定郡王赵实景、魏国公赵仲翰、南康郡王赵策育.....和东乡伯赵宗全....”想想还是把赵宗全加了进去,虽然手中兵力就可怜的千把人,但谁让他有个开着猪脚光环的顾廷烨.....不过这次可不是电视剧了,其他三位手下军士都有过万,鹿死谁手可就不好说了....>
............................>
与此同时,王立冬提到的各大势力都收到了兖王造反的消息,相继开拔,往京师赶。>
禹州团练使东乡伯赵宗全父子,带着麾下一千人马赶到京师外城宣化门外。>
“仲怀,靠你了!”禹州团练副使赵策英看着高大的城墙,心想要是顾廷烨要是搞不定城门守将,他们人数再多上十倍也无济于事。>
顾廷烨信心满满道,“放心吧,我昨天就已经和说通了刘立,他答应只要看到官家的圣旨,就会放我们进城。”>
这两天他们都在想怎么混进城,等顾廷烨知道宣化门守将叫刘立就有了主意。刘立有段时间在他过世的老爹帐下混过一段时间,他和刘立还一起喝过酒,虽然两人关系一般,但总是个突破口不是。>
昨日他抽空找到刘立喝了一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