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让我们等着,就像真宗皇帝那样?”癴>
真宗皇帝时期,由于官员过多,因此规定进士第五甲守选,其他四甲仍可免选授官。>
学子乙道,“就算一半守选,那也有三千人,可是往常的十倍。而且咱们可是新皇的第一批天子门生,陛下应该不会亏待咱们。”>
学子丙道,“那咱们还去请愿吗?”>
请个屁愿!>
新皇如此上道,还闹腾啥。>
走了走了。>
当下最重要的....打听清楚这次恩科‘座师’是谁。癴>
一千多学子一哄而散,纷纷回家找门路.....>
.................>
早上锻炼完身体,王立冬来到父母小院,刚坐下齐母就开口询问,“衡儿,官家打算如何处置皇后?”>
王立冬道,“这是福康的家事,我没打算插手。”>
见自己娘子心情低落,齐父忙转移话题道,“衡儿,皇陵用水泥建,不会有问题吧?这可马虎不得。”>
昨日皇帝登基后,就询问了先帝的丧葬事宜。得知伪太子只打算花费一千五百万贯建皇陵,福康公主破口大骂这厮忤逆不孝是个坏种,才这么点银钱,建成后肯定是历代最小的皇陵。>
大手一挥,银钱直接翻倍。癴>
建造先帝皇陵,可是个大肥差,肥水不流外人田,哪能便宜了外人,王立冬直接让老爹接了这个肥差。>
王立冬道,“水泥这东西,只要养护好,几百年都不会有问题。父亲你要不放心,可以去几个海事基地看一下,有几处泡在海水里都有几年了,一点没事。”>
齐海点头表示这两天就会抽空去看一下。>
王立冬又提了个建议,这次修建皇陵的人员,直接从禁军和厢军中抽调,重新组成建设工程兵团,以后这些人就专门负责修建各种基建工程,正好配合军队的整编。>
齐父皱眉道,“按着官家的意思,我昨晚粗略算了下,这次建皇陵的人手起码要三十万。这么多人七个月后可就闲下来了,到时候你准备怎么办?”>
976年宋太祖突然驾崩,皇陵仓促开工。永昌陵建好后,太祖灵柩从东京到巩义下葬,到达陵区时距太祖驾崩正好7个月。从此大宋就延续形成了一个规矩:皇帝的皇陵要在皇帝死后七个月内建造完毕。>
“父亲是担心这么多人没事可干,会生出事端。”王立冬笑道,“我还觉得这么点人太少了。修完皇陵,我打算把东京城和汴梁的所有街道重新用水泥铺一遍.....单单这项工程,这么点人没个两年时间,肯定完不成不了....”癴>
吃好早饭后,王立冬出门来到了皇宫,没想到其他股东已经都到了。和众人打过招呼后,他就准备开启今天的议题时,大殿外走进一人,先帝的贴身大总管,如今新皇的大总管梁大官。>
梁大官和昨日像是换了个人,满面红光,如同年轻了二十岁,走到福康公主前,弯腰汇报道,“禀官家。国子监和几大书院的请愿队伍都已经解散了。”>
福康公主松了口气,登基第二天要是被士子闹到皇宫,面子可就难看了。>
成国公粗着嗓门道,“我就说了,元若这招肯定有用。这些大头巾有奶便是娘,才不管谁做皇帝呢。”>
“这些大头巾,嘴上整天仁义道德,实则最是见风使舵....”>
一阵调侃,等众人过足了嘴瘾,王立冬让富贵把准备好的材料每人发了一份,“大宋如今已经病入膏肓,国内冗员、冗兵、冗费,而周边几个国家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