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危险的。>
实验基地的负责人周老师,去专门咨询了一下王浩,王浩则是给了一些实验数据和原理解释,“强湮灭力场薄层让周边的空气密度增加,但不会影响到内部的反重力场。”>
“有了强湮灭力场薄层的特殊作用,外部空气对飞行器本身的冲击就会相应降低。”>
“具体数据,还是要以实验为主。”>
“你们多做飞行实验,收集足够多的数据,就能通过计算解决动力平衡问题了。”>
在进行了很多次测试以后,实验基地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然后就让基地里的动力学专家做计算。>
但他们研究了很久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倒是能判断规律,但是想准确计算……根本不可能啊!”>
“开启隐形以后,速度不同、高度不同,降低的阻力变化很大,常规的计算方法根本不适用。”>
“多了一个隐形薄层影响,就多了一个变化因子……”>
“计算变得非常复杂!”>
一群专家研究了很久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周老师都想拿着数据再去找王浩,就听动力组的阮兴平教授说道,“王院士确实很有能力,但也不能什么都找他吧?”>
“我们可都是做这个的,多一个影响因子又能怎么办?”>
“这还是动力学范畴内的数学问题,只要是数学问题,怎么就解决不了呢!”>
“我们再研究研究,一起解决!”>
其他人都觉得阮兴平说的有道理,他们也希望能自己解决问题,就继续努力的进行研究。>
很快。>
一周时间过去了。>
他们依旧在为计算而头疼,研究依旧没有任何进展可言。>
阮兴平则是得出结论,“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只能继续做测试,有了更多的数据以后,就可以把其输入到系统中。”>
“到时候,飞行器就可以根据数据做动力调整……”>
他给出的方法类似于暴力破解。>
当有了足够多的数据以后,不管飞行器处在什么高度、什么速度,系统都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判断,就控制达到动力上的平衡。>
这也是一种方法,只是需要做的测试太多、太繁杂了。>
阮兴平还补充一句,“这么复杂的数学问题,人力想计算太难了。王浩院士大概率也没办法……”>
阮兴平是动力组的核心专家。>
周老师还是尊重阮兴平的,但他还是想找王浩试试看,“阮教授,我不是不相信你,但万一王浩院士能解决呢?”>
“只要有可能,就要试试。”>
“要是做覆盖性的测试,需要的时间和成本都太高了。”>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架>
喜欢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请大家收藏:(.sodu777.)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