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他们是怎么有信心确立这种项目的?”>
“……”>
舆论风向大多数还是观望的、否定的。>
这主要是因为,可控核聚变给人的感觉,就是人类短时间不可能掌控的高端科技。>
之前,连实验室环境都没能实现持续控制核聚变。>
直接上项目?>
不可能!>
很多学者都这么看。>
不管外界有再多的不看好,核聚变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后续也会轰轰烈烈的展开。>
……>
当国际舆论纷纷的时候,王浩已经回到了湮灭力场研究组。>
核聚变项目和湮灭力场实验组关系不大,负责提供湮灭力场技术的是射线实验组。>
之前湮灭力场实验组会参与材料的研究,利用致密材料技术来制造致密材料和未来元素。>
这一部分工作也交给了湮灭科技公司。>
现在实验组一心攻关‘以未来元素支持的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的湮灭力场技术’。>
前一段时间,实验组发现了-041材料,可以制造出强度高达7.0倍率的湮灭力,并申请制造了微米级颗粒性材料,来制造出强度更高的湮灭力场。>
一个月以前,他们又发现了-043。>
-043比-041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更高,达到了7.43倍率,实验组就又申请了制造-043的颗粒性材料。>
-043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高,但缺点在于-043是一种复杂组成的超导材料,还要用到单质一阶锂金属为材料,本身的制造过程非常的复杂,制造颗粒性材料的投入很高,也需要等上很长时间。>
-041则简单的多。>
射线实验组使用的就是-041,只不过基础是a铁,而不是β铁,正因为有了经验,-041搭建直流强湮灭力场强度上限相对低很多。>
-043则是潜力十足。>
向乾生就说道,“未来我们的主设备肯定会使用-043,但目前还是先用041过渡……”>
“现在这个实验,提升就已经很高了。”>
王浩点头道,“043的潜力很大,但是041也可以接受,估计最低也有13倍率。”>
“有这么高?”>
王浩点头,“这还只是初步实验。如果再继续研究,重新对于构建模型进行论证,接近20倍率也是有可能的。”>
向乾生用力点头。>
其他人听着也充满了期待。>
整个实验过程没有什么特殊的,就只是搭建好设备并启动而已,实验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在通电几秒钟之后,中心就出现了吸收光线的黑球。>
那就是强湮灭力场。>
湮灭力场的强度超过5倍率,就能够吸收绝大部分光线,强度再高表面上看起来也没有区别。>
在制造出了强湮灭力场后,实验组人员就开始做各种检测,也包括放置好多的材料进去,通过对于材料的磁化反应、变化,来对于场力情况做分析。>
……>
“最低十倍率。”>
在有了初步检测结果后,向乾生做了个简单的报告,“我们从磁化反应数值上预估,大概是在12~14倍率左右,但具体数值没有办法测定。”>
他说着摇了摇头。>
“同时,我们也初步测定出了两种升阶元素,包括硅和钨,这是其他研究组已经发现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