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靠着湖泊的平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中心位置则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凹陷。>
那是主设备选定的位置。>
王浩跟着汤建军一起来到圆形凹陷的边缘,注意到附近不是泥土,而是铺满了厚实的特殊材料。>
汤建军介绍道,“地面上是抗高温、辐射材料,地下修建了五层,周围还有厚实的钢筋结构,就是为了安全考虑。”>
“装置是在地下的。”>
“我们仔细讨论过,地下四十米左右是适合的位置,即便是有什么意外发生,爆炸也不会波及太广。”>
“地下也有很多好处,设备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汤建军连续说了一大堆,带着王浩下了地下二层,看到了空旷的中心位置,继续介绍起来,“这个银色的边缘就是湮灭力场薄层的位置,抗压材料已经运过来了,等中心装配好,就会装抗压材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心位置,我们还在研究。”>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时间,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中心的主装置……”>
他说着叹气道,“设计实在是太复杂了。设计虽然没什么问题,但是真牵扯到制造,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
“等中心位置建造好,就开始核聚变点火实验,到时候,也不知道会遇到多少问题……”>
他苦笑一声,“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坚持到装置完善。”>
“应该没问题吧?”王浩跟着说道,“汤院士,您今年才64吧?坚持个一两年,没有问题。”>
“一、两年?”>
汤建军苦笑道,“一、两年,怎么可能呢?像是这种研究,十年八年能够完善就已经很快了。”>
“我觉得,就只是主装置的核聚变点火、维持反应,最少也需要五年以上时间才能完善。”>
“结合其他部分,研究能量实际转化电能……”>
“再用五年?”>
他说着摇头道,“我现在身体是不行了,担任这个负责人,能坚持两年、三年就不错了,估计再长也坚持不了。”>
王浩认可点头。>
汤建军的年纪已经大了,担任副总设计师、工程项目负责人,对于他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压力。>
但他对于研发时间是不认可的,“不用担心,汤院士,我相信这个研究不用那么长时间。”>
“主装置点火实验、反应维持实验,做几次就可以了。”>
“一年,足够。”>
“这还要看建造速度。”>
汤建军看向王浩,抿嘴摇头,“不可能的。王院士,你是没做过这种工程项目,别说是核聚变了,我带队做托卡马克装置,后续也进行了三年才能让装置稳定。”>
“中途遇到什么问题,进行一个小修改,都要等很长时间。”>
“核聚变装置就更麻烦了。”>
“如果中心出现什么问题,再拆解装置、找问题、修正……这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啊……”>
本章完>
喜欢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请大家收藏:(.sodu777.)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