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就是保罗的水平确实很高。>
他的知识量非常广泛,即便是投入到技术设计问题上,也能在很多方面给出专业的意见。>
保罗确实是超级天才。>
研究组里其他的几个人,丁志强还比较年轻,上台讲解复杂问题,有时候会紧张。>
海伦有点像是‘年轻版的保罗’,性格有点儿太高傲了,有些简单内容,甚至不屑于去做解释,他根本不适合讲解工作。>
陈蒙蒙倒是开朗大方,但是她说话的有点太温柔了。>
黄振,就是附带的。>
“创新和想象力太差,对于技术问题的理解也很差,只能一起做基础研究。”王浩轻轻摇头。>
光压发动机设计工作并不适合黄振,也只是因为他是研究组的一员,才附带跟着一起做研究而已。>
保罗的讲解中,湮灭粒子部门就被带过了。>
严格保密的技术问题不需要透露,大家知道技术的大概就可以了,主题内容还是凹面反射镜。>
这也是光压发动机设计的关键。>
凹面反射镜是个圆形的庞然大物,占据了设计框架的大部分,体积上来说,湮灭粒子设备以及激发推进装置,只是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等保罗菲尔琼斯的讲解结束以后,下一个上台的就是丁志强,而是说起了下一步的实验测试目标,明确一下设计制造设备的目的。>
“我们的设计制造出的设备,会在地面进行测试,测试的目标在于让发动机可以从地面升起并飞到太空。”>
“这个过程,要实现自由的控制。”>
“中途就需要不断的实验,测试具体的推力并拿到其他关键数据……”>
丁志强讲解的内容很少,但却让会场所有人期待起来,光压发动机可是个直径超过百米的庞然大物。>
这种庞然大物依靠光压推动,从地面飞行到太空,下面肯定会喷射出巨大的光柱。>
想象一下……>
即便只是实验测试,都会带来巨大的震动,其他见到的人可能认为会是神灵降临?又或者外星人攻打地球?又或者……>
总之,肯定是满满的震撼!>
……>
会议结束。>
好多人都忍不住谈论起了研究内容,他们依旧处在震撼之中,还有人期待起了设计后的制造以及测试。>
“我都忍不住要进入到那一步了。”>
“到时候,肯定很有意思,这种测试根本瞒不住吧?保密什么的都没有意义。”>
“测试制造的光柱,如果不是加入项目,我一定会以为是神仙下凡尘。”>
“那会很震撼!”>
“也不知道需要多久,但我感觉这个项目好像没有核聚变那么复杂,按照王浩院士的速度……三个月?”>
“这也太快了吧,不可能的!核聚变是有基础的,这个研究是全新的,可没有基础,咱们也需要一年时间。”>
“也许是几年也说不定?”>
“我还是觉得几个月能完成……王浩院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
“也对~~~”>
这个时候,王浩正和曹东明走在一起,他们去了办公楼一层的材料室,那里有一大块一阶钨硅合金。>
曹东明参加过会议,也知道钨硅合金的用处了,“是用来做凹面反射镜内部的涂层吧?”>
“对。”>
王浩轻轻点头,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