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前前世的事情。不过在“修道位”或“还虚”的阶段,似乎只能做到记起今生今世这个地步,要突破之后才能拥有更强的能力。
如今,赵青在心识上的造诣虽然略低于扫地僧,但也足以修到“神足通”的层次了。而且,由于她天生的精神力比扫地僧更强,尽管熟练度颇有不如,但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根据她的推断,绝大多数精神武学,都可以用他心通、神足通、宿世通的体系来实现,如《大唐双龙传》中石之轩“不死印法”的幻术部分、《破碎虚空》中蒙赤行的“藏密智能书”、八师巴的“变天击地大法”等等。
通过锻练这几种神通的方式,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的琢磨研究之后,开发出与之类似的效果来。
当然,对于精神的修持,在赵青看来,应该是毫不逊色于真气内力的一个复杂体系,甚至尤有过之,涉及到了人最深层的玄奥。
两门同属于幻术的武学,彼此之间的差异,完全可能极大,互相碰撞之下,给人带来巨大的启发。
现在,赵青正是通过对“神足通”的运用,将心识与元神结合在了一起,共同进入了“炼神还虚”的“坐忘”境界。
五识已封,外感不存,在她的心灵中,只余一片混沌的虚空,在发生着奇妙难以言说的变化。
不知何时,赵青感应到了一种种超越常人所能想象的场景,那是一些不能以长宽高描述的物质形态;甚至于沉入了一个混乱无序的奇异意识海洋,荡漾着无量非理性的信息,仿佛要将人的心灵塞满、同化。
但凭借着本身的心灵修为,与《神足经》对禅定的加持作用,她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就像是破开了一个维度般,瞬息之间穿过了这些异常的景象,终于来到了一个既至动又至静的古怪世界。
那是一片支离破碎的虚空,与一块缓缓向下沉去的大地,没有色彩与形相可言,更像是直接映入心神中的概念。
赵青用心灵感应着这个奇妙的境界,虽只过去了几个刹那,却仿佛停驻了一段极漫长的时间,终于回落到了自己的身体之内。
静坐达此境界,魏伯阳称其为“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吕洞宾称其为“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王阳明则描述为:“自谓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空虚同体,光耀神气,恍忽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
所谓“还虚”,即是以精神逐步感应到虚空的存在,唯有精神接触到真正的“虚空”,方才能够接引到“虚空”中的能量,迈入“炼虚”的境界。
正是“气升在天宫,身躯如在空中,神气飘然,难为御制,万有皆空,清空一静,悟得天地间似我非我,是空不空。
任他千般异景,非常奇怪,视之若无,毫不留恋。世界有坏,惟空不坏;乾坤有碍,惟空无碍。”
在赵青的理解中,所谓“虚空”,应该是世界之外的特殊异空间,与世界彼此重叠,蕴藏着超越世界本身的“气”。
按照《边荒传说》中谢玄的说法,宇宙分为先天后天,气也分为先天后天,如同“易卦”先天卦后天卦的区别。
真正的先天之气,是宇宙开始前至精至纯之气,存在于万物发生之前,混混沌沌,至精至纯,远非后天宇宙的所谓先天之气所能比,是一切物事最本源的力量,全发于自然。
结束入定,赵青心中暗暗思索,这个奇异无比的虚空世界,是否就是谢玄所说的“先天宇宙”?又或者说,是“破碎虚空”飞升之后的高级世界,在当前世界留下的投影?
话说,如果有高级世界存在的话,会不会是高级世界与此界的距离在变远,所以才导致了扫地僧所说的天地灵气衰退?
也许,“炼虚合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