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净念禅院的建筑如此之繁华,其实就是杨坚、杨广两代人以大量金银珠宝向禅院这座着名佛寺购买佛经抄本、译本的结果。
然而,虽然杨广曾在天台宗智慧大师处受戒,礼待三论宗嘉祥大师,但到了如今隋末动荡的乱世,佛门却果断地跟隋朝作出了切割,有改换皇帝的想法,也是令人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的大业九年,杨广为了统一国内各地寺院的名称,诏改天下寺曰道场。因此赵青若是要把静斋、禅院改成“道宗”,算是有着理论支持,反对力度有限,让宁道奇听了也觉得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在她暂时坐镇净念禅院的情况下,了空颇有些无奈地开始了佛道双修,研习起了道家典籍,以作为禅院群僧的示范;
而赵青自己,则一边阅览着净念禅院数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佛法、武学典籍,一边择其精要之处圈点出来,让加入她门下的玄奘自行学习。
由于禅院底蕴深厚,所藏典籍的数量远超老君观这个魔门道派,再加上赵青对佛家理论的掌握程度颇不及道家的缘故,纵然她心念数分,看书和理解的速度快到极点,也足足研究了七天七夜的时间。
毕竟,净念禅院从天僧创立以来,已历经过十多代方丈,虽然大宗师寥寥无几,但也出过近百的宗师级高手,各有一定的创见,堪称一流水准的佛门武学数不胜数;
若非赵青在心识上的修为已臻“无学位”位阶以下的巅峰,通晓能模拟武学的“万象浩虚功”和集佛门内功之大成的“罗汉伏魔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其融会贯通,修成十二章《净念禅书》的前十一章。
说起来,净念禅院对心识的研究相当深入,且注重于心识与佛性的融合,《净念禅书》中最高深的“无念禅功”主修“佛心”,具有类元神的功效,与《慈航剑典》所修的“仙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以“万念归一念,一念化无念”为根本要旨,净化心中所生的一切杂念,从而显化本身佛性,勘破真如玄奥。
在大量吸取了禅院诸多武学、梵清惠所泄露“彼岸剑诀”的部分精义之后,赵青逐步将《易筋经》《神足经》《罗汉伏魔功》《无上瑜加密乘》《净念禅书》等佛门高深武学揉合一体;
以跟道家相似度最高,等同于佛门版小无相功的罗汉伏魔功作为切入点,连接化入了她现在主修的改进版明玉功与逍遥御风,尽管实力增幅并不算大,但根基却更扎实了数分。
而在这个过程中,赵青也一直研究着手头上的和氏璧,发觉了此璧散发出的异力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其实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放射频率的差异。
按照《龙战在野》中武曌参悟“道心种魔大法”而得出的“万物波动”理论,天地万物,一草一木,千门万类,均可以看作是各种各样的能量波动。
一般练武者的真气也是波动,先天真气则是更高层次和精微的波动,因能与人的精神结合。
那么和氏璧的异力对高手真气、精神造成巨大影响,便应当是在波动的频率上出现了某种层次上的契合,且占据了高阶的引导地位。
从这个方面着手,赵青尝试改变自己新创场域的异力波动频率,经过千百次的调整,终于反过来影响到了和氏璧的异力放射情况,对其实现了古往今来无人能够做到的完全掌握,令它乖乖化为了一个不断产生浓郁天地元气的修行辅助宝物。
……
佛教历史上,祖师们根据不同立意而阐释佛法,从浅到深,由粗至精,其内部亦有着许多思想分歧,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宗派。
从法性一味立意,以主张真如、佛性为世界本源者,称为法性宗,一般认为华严、三论、天台、禅宗等,也就是当世四大圣僧所属的宗派,俱属于性宗,思想源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