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法。>
治国者首先要有治道,始可言实践推行。首先需要做到一城之治,确定治理之法的基本框架,才能将其逐渐完善,以武力为媒介推行到更大的范围来施行。>
就治理之道而言,儒家的孔孟虽然表现一般,只有“仁义道德”,少有具体的方案,但荀子的思想还是很先进的,指出了治国的本质,可以再融入一些道家思想,在稍加现代化的改造后予以推行。>
王制篇和富国篇提供了整合力量办大事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社会需要流动,需要分工;正名篇、解蔽篇、劝学篇,提供了思想解放的基础;天论篇,则提供了研究自然科学的基础。>
比如《荀子王制》中提到:“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
认为阶级划分属于治国的必然,没有等级就会导致混乱,但也指出这是为了治理和维持秩序的需要,认为有能力领导群众的才是君主。>
《荀子君道》亦言:“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法制,是治理国家的开端,君子,是法制的本源。建立良好的法制、招揽到治国的人才,正是治国的关键所在。>
除了建立起妥善的战后制度,寻找且吸纳到虚行之、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之类的治国之才,正是她下一步的目标。>
闪电的先导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5x10^5米/秒,约为光速的1/2000,而回击过程的速度远大于先导速度,为光速的1/10~1/3。>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