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于战事问题的判断,毕竟在原作中,元武、郑袖,可是为了确定九死蚕传人的真正存在,来让九死蚕出现,就发动了一场伏尸百万的伐楚战争。
一场涉及到数百万人生死的旷世大战,真正的目的,却不在于能够削弱大楚王朝的力量从而灭之,仅仅是为了一个人。
这看似无比疯狂,但细细想来,除了九死蚕传人,就是彻底灭绝巴山剑场,以及大秦很多反对派的希望,自此往后,天下“安宁”,元武、郑袖再无真正可以抗衡的对手。
就算为了达成目的付出了无比惨重的代价,但实际体量已是各国中第一的大秦王朝依旧抗得下来,可以缓慢恢复回血,加上两人修为上的优势,一统天下,也不过是多花上几年、十几年的工夫罢了。
而如今,赵青对秦王朝的威胁,看上去却比那个时候的丁宁更大,毕竟一个是还没真正成长起来、且并未被确认是王惊梦的转世重生,另一个已是迫在眉睫,修为跟八境都没多大差距,还在大楚王朝得到了重用,权势鼎盛。
元武此人最怕的,莫过于世间还能出现新的八境战力,故而对所有七境巅峰的大宗师都颇为忌惮,绝不容许另有他朝的八境诞生。
因为有了这个级别的强者坐镇的王朝,恐怕必须得由他亲自上阵,才有几分杀死对方的机会,否则再怎么派大军征伐,大概率也仅限于对峙之势,或许有生之年都没了统一的希望。
所以拼尽全力扼杀可能的八境,对于元武而言,显然是利大于弊的事情,哪怕为此掀起一场全面战争,都在所不惜——另外,对于大宗师们突破八境启天的概率,他显然亦有着一些甄别的手段,可靠性颇高。
不过真要提前伐楚,进攻一方大国的本土,秦王朝至少也得动用超过半数的力量,让整个国家全方面为此运作起来,筹备物资、征召兵员,这不可能不被人察觉到动向。
所以楚王朝这边,亦会有所准备的时间,但也不会太长。
既然已经被盯上了,那我也不必再继续低调下去,即刻开始展露自己真正的实力,不局限于一个集团的代言人,而是要成为一面人心向背的旗帜。
让无数人甘愿追随投效,用广传道法与武力压制让己方势力凝聚为一体,甚至为此动用一些先前限制使用的禁忌之法。
心中闪过诸多念头,赵青的目光向着另外两处金丹坠落的地方望去,指间轻弹,便让数十里外正途经河畔的上万枚金丹化作了飞剑,形成了一座沉重如山的剑阵,锁住了整段看似空无一人的水域。
感知到上方仿佛有一座座铅山、锡山、银山、汞山倾压而下,多种金属混融的气息充斥着周围一切流动着的天地元气,河水底下,一名原先埋藏在泥沙中的秦人宗师,无比意外地被迫掠了出来。
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他并没有去纠结究竟是哪里出了岔子,也没有去追究自己为何会这样被人发现,更没有去怀疑是否有人泄露了情报。
他只是翻了个身,稳稳地立在了一块河中央的坚硬岩石上,面色沉稳而坚毅,双手间自然凝聚生成了一柄淡金色的七尺大剑,真元如飞瀑般冲出他的窍穴,牵引着巨量天地元气融合沁入剑身之内。
即便此地环境中侵染着浓重的金煞之气,亦被顺带着融入了剑中,猛烈冲击着这名宗师的精神意念与流转的真元,他依旧咽下了口齿间行将溢出的鲜血,举剑,向天!
于是,一座愈来愈大、明耀之极的元气山峦,就像海上朝阳初升一般,从这片水面中缓缓抬升了起来,山峦的峰面上甚至泛起了金色的霞光,如千道万道利剑般直刺苍穹。
转瞬之间,尽数与同等数量的金丹小剑对撞在了一块!
这是《明山剑经》中的“提锋”剑式,以剑意凝山,以剑光为锋,一剑既出,有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