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也真的不错。”
“明白了,谢谢。”范宁郁郁地叹了口气。
“你好像也一点都不开心,奇怪,这一笔收入应当不错才对。”若依的手指仍在手机屏幕上滑动。
“没这么严重,收入相当不错,只是......钱的问题,本身重要程度有限,你也这么想吧。”
“是吧,你开车赶来的时候哭了一场?和女友分手了?”
“这是怎么看出来的......”范宁这下有点愣住,什么反客为主?明明是自己预感不太好,准备试着确认一下对方的情绪来着,“......不是,没有这么夸张啊,只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上头而已......完了,我刚刚闯了红灯没有?”
“你先别急。”若依觉得他的反应有些好笑,“我知道你,你应该不会因为单纯的物质条件或感情变故就变得郁郁不乐。”
“怎么知道的?”
“之前的感觉。”
“是啊……………”范宁拖长语调,“那种忧郁其实并不是忧郁,而是欲求,欲求往往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满足时则被解答,不满足时则卷土重来,......真正的忧郁是一种深沉的‘缺失”,不是没有“答案”,而是“思考’本身所带来
......
“有趣的观点,所以你的不开心归属于后面的这种状态么?”若依问。
也许她还没意识到范宁在故意绕一个很大的圈子。
“我倒是没这么严重。”范宁摇头笑笑,“只是像刚才说的,有时喜欢反复想一些命题,就容易涌起一些不活泼情绪......不过,我还没有到去想那个最严肃的命题这样的程度。”
“最严肃的命题?”若依追问。
“Albert Camus认为,唯一严肃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
范宁侧转过头看她的脸。
“那就是自杀。”
若依摁灭了手机屏幕。
两人的对话像流尽的沙漏般中止了。
少女抬头看了看挡风玻璃前的风景,道路上的两排路灯不断分开又倒退。
“快到了么?”她问。
“五分钟左右。”范宁回答。
车内一时再度笼罩于沉默之中,只剩下发动机的轻微轰鸣,和偶然响起的转向灯的嘀嗒声。
在达成了“确认”的目的之时,酒店的目的地也正在一点一点接近,范宁的内心逐渐变得焦急起来。
哪怕是任何有自杀倾向的人被察觉,且在自己身边的范围,他也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坐视不管的。
更何况是一位更加鲜活的坐在自己副驾,结识了数年的、互关过ins的,刚才还聊过德译诗集《东方之笛》的若依小姐呢。
但现在......冷场了。
最后一个空无一人的红绿灯路口,通过后行驶200米即可靠右停车。
绿灯闪了起来。
范宁本可略踩油门通过,却不着痕迹地把速度降了一点,然后看着绿灯变黄,黄灯变红。
还有最后六七十秒。
进一步追问缘由想法?直接劝其“生活很美好”?这都是些糟糕之极的主意。
不论如何,先要避免让她独处为好。
可是最多不过拖延到陪同在酒店大堂办入住的时间,难道还能表示要跟上楼吗?
她现在没在玩手机,重新开口交流应该不算太突兀的。
突兀就突兀吧。
“若依,你现在困不困?”范宁把心一横,打破沉默。
“我在飞机上睡了一路,不困。”对方抬头看了他一眼。
“我也不困。”
“你也在飞机上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