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东西,尽量少碰,这是曹肃的处世原则。>
不能怪他太过小心,只是人对于未知的存在,总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敬畏之心,否则容易酿成大祸。>
他得为自己负责,也要为这个诺大的曹家负责。>
这番话说给曹兴听,曹兴微微一怔,陷入了思量当中。>
........>
鹿山,两军对垒。>
此地鏖战许久,原本以为一战可下的鹿山,却成为了万平军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神宫将军亲自督战也收效甚微。>
几日前,朝廷新派遣的大军已经抵达鹿山地界。>
鹿山战争,正式进入到更为残酷的新阶段。>
超过数十万大军在此扎营布阵。>
两军之中,力境强者不计其数,修道者也随处可见。>
万平军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成了不小的气候。>
无论是军队的样貌、气质、战斗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平军中军大营。>
神宫将军坐镇大营,十大渠帅入营觐见。>
万平军的统帅自号神宫将军,这名字都传达过圣堂之上,天子也知道如今头号反贼头子便是这神宫将军。>
神宫将军是个中年男子,身穿青色道袍。>
端坐在正中位置,远看有一种仙风鹤骨的感觉,近看又感觉到他身上的不怒自威。>
十大渠帅进入营帐之后,便不再喧哗,等待着神宫将军开口。>
“诸位,鹿山战事不利,是我之责。”>
神宫将军睁开双眸,射出如剑锋一般锐利的光芒。>
十大渠帅纷纷低下头来,不敢与之对视。>
他开口便是给自己揽责,自认一锅。>
十大渠帅也既不敢反驳,也不敢应是,尴尬地坐在下首,进退两难,无法开口。>
神宫将军接着道:“不过,元宗妄想以鹿山之险来阻挡我军,乃是逆天而为,万平大军,绝对不会被挡在鹿山之前,挡在禹州之外。”>
神宫将军道:“鹿山不取也无碍,我师弟率领的西路大军已经杀向了神关。”>
“如今的争夺重点,不应该是鹿山这座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儒家名山,而是禹州这个天下名州!”>
神宫将军道:“我意分兵三路,直取禹州府,不知哪位渠帅,愿意领命呢?”>
分兵取禹州府?>
场下十大渠帅此前并没有得到这个消息,此番听到神宫将军如此安排,顿时人心浮动,脑子里飞速地计算着得失。>
胡荣第一个站起来,抱拳表态。>
“神宫将军,属下胡荣,愿领一支人马,直取禹州府!”>
胡荣虽为万平军大渠帅之一,但万平军起事之后,胡荣所部立下的功劳是最少的。>
尤其是在平城遭遇滑铁卢,十万大军攻不下一座小小的平城,让胡荣颜面尽失,成了笑话。>
好在没过多久,小渠帅邓元就帮胡荣证明了。>
不是胡荣无能,而是这平城确实难搞。>
万平军众人这才理解了胡荣。>
即便如此,胡荣因为军功资历等,只排在了如今鹿山大军十大渠帅的最后一位。>
见到有人站起来领命,神宫将军微微点头,以示肯定。>
“属下也愿往禹州,为将军叩取神关!”>
“俺也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