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这一亩三分地,我们终究还是要走出去的,不求成为禹州的名门望族,但至少也应该出个郎官郎将。”>
几个族老听了武安邦的话后,瞬间就明白过来了。>
他们都是行将朽木的老人了,什么事情不懂。>
族老沉声道:“安邦,原来你已经考虑了这么远。”>
做官这种事,在运城这样的小地方,还是很有说服力。>
几个族老哪能不想着恢复祖上荣光呢?>
但武家就是个普通的豪绅,这些年里,家族内文不高,武不就,最厉害的读书苗子,也就只是个茂才,本来准备去年参加秋闱的,结果爆发了万平之乱,秋闱也没参加成,继续留在禹州府里读书。>
武安邦叹声道:“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曹肃在运城只手遮天,和南边的万平军必有一战,只要战事一起,曹肃必然仰仗我们运城的家族,为他输送粮草、准备器械。”>
“曹肃若能赢万平军,我们运城家族功不可没。”>
“哪怕所有运城的家族都视我为敌人,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为了武家,刀山火海都可去得。”>
这番话言重了,众人一听,忽然就感觉自己理亏了。>
有一种“家主明明已经这么努力了,我们却还是不理解他”的愧疚。>
但仍然有管事不理解,开口问道:“可是家主,就算曹肃赢了万平军,我们立下了功劳,可这立功劳和我们家族兴旺有什么关系呢?”>
武安邦摇头道:“这你都不明白吗?”>
“我且问你,将来曹肃赢了万平军,谁最关心此地的战事?”>
谁最关心战事?>
天子?>
众人呼吸一窒,这种事,能进入天子法眼?>
武安邦一看众人的表情,以为他们理解了,笑着点头道:“没错,就是右将军。”>
“右将军乃是东征大将,麾下十万虎军,又有举才之权,曹肃如果赢了万平军,我们出力良多的武家,就一定会进入右将军的视野,届时老夫在稍微运作一番,管教右将军对我们武家另眼相看,将来就有机会彻底搭上这条线。”>
原来武安邦一早就把目标放在了右将军身上。>
搭上右将军这样的朝廷大官,的确可以让武家少走多年弯路。>
很多禹州的名门望族,都是走的这种线路,往往背后都有中枢大臣的影子。>
但这搭线,也不是想搭就能搭的,没有足够的资历和底气,谁会理你?>
那管事还是不懂,问道:“那万一曹肃败了呢?”>
武安邦瞪了他一眼,冷下脸来:“如果曹肃败了,那我们运城恐怕也保不住,将来万平军秋后算账,那夜起兵动乱的各大家族,一个都逃不掉。”>
一个都逃不掉。>
这样的话,让所有人心情莫名沉重下来,失败的代价太大了。>
所以家主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先上了曹肃的贼船。>
上了他的船,至少还有一点希望。>
就在气氛变得比较沉重之时,屋外忽然传来了一些嘈杂之声。>
一个仆人,匆匆闯入了议事大厅。>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武安邦还未开口,便有族老大声呵斥。>
族老年纪虽然大,中气十足,当即就把仆人吓得跪倒在了地上。>
武安邦一看这仆人样貌,皱起了眉头。>
仆人哭丧着说道:“家主,不好了,小姐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