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肃摇头拒绝了他的提议:“不了,今日军中尚有要事。”>
沙垓松了口气,要是曹肃非要进去,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走了。”>
曹肃转身准备离开道场。>
这时,他听到了有人在喊他名字,远处簇拥着走来了几个锦衣青年。>
沙垓大吃一惊,他虽然是扶风人,但在神都混迹的时间不短,一眼就认出了几个锦衣青年是文院的学子,而且都是神都城里出了名的官宦子弟。>
“曹肃?”>
为首的锦衣青年看到曹肃,脸上露出莫名的淡笑。>
此人唇红齿白,剑眉星目,长相颇为英俊,曹肃却不认识此人,眉头微微一皱。>
曹肃身旁的沙垓主动迎接,打了招呼。>
“见过衙内。”>
衙内也是官职名字,多由大臣子弟担任。>
在神都城里,衙内多是供职羽林军的官员,而羽林军与禁军最大的不同在于,羽林军更多的职责是宿卫皇宫。>
因此羽林军衙内的职位很重要,算得上是皇帝的亲信之人。>
换句话说,在羽林军任职,等于在天子眼皮子下活动,大臣将子弟放在这样的职位上,变相也可以认为是身家性命全交给天子,是付出真心的举动。>
曹肃知道衙内,但不知道这是哪个衙内。>
锦衣青年见曹肃沉默,淡笑道:“曹昭武若是有空,可以常来我们文院坐坐,有人对你很是关心。”>
曹肃有些不理解,嘴上却应道:“没问题。”>
对方说的是有空就去,要是他一直没空,那怎么去?>
锦衣青年就和曹肃说了这么两句话,随后带着身边人呼啸而去,自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看过边上的沙垓一眼。>
沙垓十分尴尬,直起身子后,喟然一叹。>
“这是哪位衙内?”>
曹肃开口问询。>
沙垓连忙道:“这是荣太尉之子荣盛,荣衙内。”>
太尉之子!>
曹肃大吃一惊,太尉之子那可真是三公世家了,属于最顶尖的神都城纨绔子弟了,再往上便是王公贵族,像曹肃昨日见到的凉王世子一样。>
“荣家四世三公,乃是本朝最显赫的家族。”>
“荣盛是荣太尉的长子,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
曹肃奇道:“他文院的为何要来武院?”>
“曹兄有所不知,荣衙内不光是文院学子,同时也是武院学子,文武兼修。”>
文武兼修,果然是后门中的后门。>
“像他这样的情况,在国子监里学生中不在少数,文院读书基本都是免费的,不可让铜臭气污染了圣书,而武院做什么都要花钱,靠着武院的营收,国子监每年还能上缴不少税费给国库呢,因此也一直得到历代天子的重视。”>
曹肃听明白了,国子监不光是教育机构,而且还是创收部门。>
难怪每年秋闱前,国子监都会同步招生,因为走掉了一批结业生源后,便需要进行补充。>
进来的武院学子,每一个都是有钱有势,亦或者背后有人支持,资源不少。>
曹肃与沙垓又聊了一会儿后,便离开了国子监。>
首日的国子监入学事宜就算是办好了。>
........>
明日秋闱,整个神都城的居民都在讨论秋闱大考。>
曹肃出了国子监,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