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
杨铭便道:“想不到曹肃年纪轻轻,不仅作战勇勐,竟然还能作诗。”>
“确实是文武全才,这等年纪作出这等诗作,想来也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右丞相宇文佋也给予肯定。>
左丞相欧阳曾一直未曾说话,现在跟在右丞相之后,也开口称赞,言简意赅:“确实不错,难得佳作。”>
“更难得是他出征漠北的决心。”荣太尉最后总结。>
天子等众人说完之后,露出微笑:“此诗甚合我意,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此诗不错,那就都拿回去,好生看看吧!”>
天子亮出了桌上剩下的宣纸。>
原来他还写了不止一首诗,像是练笔一样,足足写了五六首。>
天子真迹送给了大臣,每个大臣手上,都拿到了一张纸。>
他们双手接过天子真迹,口中道谢,心中更加纳闷。>
这可如何是好,回去表起来吗?>
天子是要把这首诗送给他们,还是把他的字送给他们?>
大臣们纷纷心中猜测,难明其意。>
但既然是天子所赠,自然都不敢回绝,一个个口称谢恩。>
相比于曹肃作下的诗句,他在北凉击败亶羌部落之事,反倒是没有那么值得令人注意,至少在天子的耳中,此事一笔带过,不如诗句来的吸引人。>
天子最后笑道:“像此等忠臣功臣,我乾元定然是要好好奖励的。”>
既然是天子亲封,那只要符合本朝规制,便无人提出异议。>
天子心中已有定论,对于喜爱之人破格提拔,也是常事。>
底下人猜测天子会封曹肃什么官?>
这淮扬来的的乡野小子,倒是好运气,竟能入了天子的法眼。>
很多人不由露出艳羡之色。>
........>
........>
北凉,漫漫草原。>
万余人排起长龙,沿着草原一路向南迁徙。>
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而言,从来都不是只固定在一个地方生存。>
只是马家长期以来,占据了北凉草原最好的草场,马家人在一个区域内活动,从来没有必要去往更远的地方。>
今日之迁徙,规模之大,令所有马家人感到疑虑。>
但马家家主马廖发话,众多族老不反对,无人拒绝提议。>
于是在曹肃率军踏上南归路程的当天,马家便浩浩荡荡的向南而行,众多的草原马在牧民催赶下隆隆踏步,扬起遮天蔽日的烟尘。>
向南迁徙队伍之外,便是马家骑兵队与曹军。>
曹军离得更远一些,但数千人如今各个都备了战马,两千气血武者被打乱后纳入了骑兵队伍,两千骑兵分别划归几大将领统帅,在草原上驰骋。>
这一日,曹肃亲率数百骑兵,其中一小部分是他的亲兵。>
带着李离、张恪等人前往西边探查情况。>
吴明与清霄坐镇军中,继续跟着马家的队伍一起,向南迁徙。>
“大人,西北玄鸦景象,这几日已没有再出现。”>
“但妖国踪迹,依然有所显现,我们的探子又发现了几具‘妖尸’。”>
张恪面色凝重,妖尸若是不处理,很可能会形成尸变,在草原上横行乱走,攻击草原生物,破坏草原植被,影响草原生态。>
但妖尸又是比较好“处理”的,只需火化,便能将‘妖尸’彻底烧为灰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