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谷年事已高,浑浊的眼神看起来不问世事,听到曹肃如此提问,似乎是真的回忆了一下:“许是有四五年了,又或者是四五十年了。”>
曹肃一愣,这跨度是不是有些大了?>
他饶有兴致的看着宋谷,想看看这冀州名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宋谷叹息道:“当年成业刚去神都求学时,我就告诫过他,不可轻言胜败,这个世上,胜败只是暂时的,认清自己比胜败更重要。”>
那就是认识四五十年了?曹肃觉得有意思,没想到他砍死的文士,与这冀州名士如此有渊源。>
那么说来,宋谷应该对他有意见才是,怎么他一喊宋谷来赴约,宋谷就来了?>
曹肃喝了酒,未开口,等着宋谷继续往下说。>
宋谷叹息道:“再后来,我都有些不认识蒲大人了,蒲大人是个好官,在冀州府为官多年,为人清廉,不曾迫害过任何一位百姓,本该有机会回朝任职的。”>
宋谷所说的回朝,曹肃之前也略有耳闻。>
如果不是万平之乱以及之后一连串的混乱,蒲成业应该有机会入中枢为官,甚至是入朝为相,但终究是命运弄人,因为先前的混乱,导致所有地方官员进入中枢的计划都被打乱了,这几年里,外放的官员不少,回朝的少了许多。>
不过宋谷所说的蒲成业是个好官,曹肃不这么认为。>
这家伙虽然为人清廉不假,但办事能力一般,整个冀州府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甚至还眼睁睁的看着人口向着北方流动而不做任何举措,如果是曹肃的话,早就想方设法的开始给北面制造麻烦了,何至于成今天这种被动局面?>
宋谷望向曹肃:“蒲大人是个体面人,将军既已取了冀州府,能否给蒲大人一个风光的后事?”>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曹肃,怪不得一喊这人就来了。>
曹肃对于蒲成业的后事,本来就准备简单处理一下,没想到这些士人文人很注重形式,这似乎是有些文章可以做做。>
他犹豫了一下,露出了为难之色:“宋公,蒲大人后事如何,可不归曹某管。”>
“这蒲家如今在冀州府,也算是名门望族,蒲家自己不愿意风光下葬蒲大人,和曹某又有什么关系呢?”>
蒲家是冀州府的名门望族不假,蒲家现在在曹肃铁骑之下瑟瑟发抖也不假。>
整个蒲家,虽然有心要为蒲成业办理风光后事,但曹肃还在冀州府,万一太高调惹恼了曹肃怎么办?>
因此蒲家族老们商议过后,一致决定简单处理蒲成业的后事,尽可能的不引起曹肃的注意。>
曹肃对此心知肚明,对于蒲家的处理还是满意的。>
没想到跳出来了这个冀州府名士,竟然要请他帮忙,让蒲成业风光后事。>
曹肃望着远处的磐龙营,磐龙营坚如磐石,原本应该是护卫蒲成业安危的,现在又成为了整个冀州府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同时也可能是镇北军最大的收获。>
宋谷摇了摇头,顺着曹肃的目光向着远处看去。>
只见那磐龙营中,簇拥着一名中年将领走出。>
那中年将领面容冷峻,手持一柄长戟,身着锁子亮银战甲,“铛”的一声,放下了长戟,在营门之外,露出愤恨之色:“高澜,你也有脸提蒲大人的名字?”>
曹肃眼力很好,隔着这么远也能将中年将领的样貌瞧的清清楚楚,见那将领雄壮如虎,气息平稳,面对如此众多大军包围的不利局面,也还能保持定力,尤其是麾下的众多将士,更是跟随着他不动如山,没有一个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