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副将,排在宫乌之前。>
数日后,蒲家在曹肃的授意下,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曹肃亲自出席蒲成业的葬礼,并且为蒲成业颂念了祭文。>
在一片哭声中,蒲成业被葬入冀州府西郊的园林之中,至此,整个冀州府全部纳入曹肃掌控,冀州之战告一段落。>
曹肃取了冀州,威震乾元北国。>
从版图上看,曹肃已经接壤禹州,随时可能与神都荣太尉交锋。>
两人之间的缓冲地带便是这庞大的禹州,也是乾元朝历史上曾经最为辉煌的“中州之地”。>
曹肃不急着南下,而是原地休整收编降卒,同时招纳冀州兵马,选拔任用一批他认可的新官员,准备先将整个冀州的资源消化掉。>
这时,曹肃收到了一封来自光州的书信。>
曹肃升了堂,麾下在冀州府的一些高级文武被请来议事。>
“书信?”>
跟随曹肃的翁肖露出疑惑之意,接过曹肃书信看了一遍,顿时难以置信。>
众人传阅了书信,纷纷大吃一惊,翁肖直言道:“将军,时开毕是认真的吗?之前不是说光州摩拳擦掌,准备与我们死战吗?”>
曹肃最后收回书信。>
原来这竟然是一封“投诚”书信,书信作者就是光州府府主时开毕。>
时开毕在书信中言明,愿意将光州拱手送给曹肃,他自己也愿意解甲归田,退隐江湖。>
光州虽然只是一个小州,但人口也是不少的,先前据说光州也囤积了数万大军在两州边界,没想到时开毕竟然如此识趣,曹肃还没动手,他就自己先投诚了。>
“这不会是时开毕的诈降计策吧?”>
有人提出了异议,时开毕好歹也是一路诸侯,怎么说投就投了。>
曹肃反倒是摇了摇头,并不认可这个看法:“时开毕本就是羸弱之人,靠着时家的风光才勉强坐上了光州府府主之位,此后对于光州诸城的掌控力度一直都不是很大,我军南下时,他虽然有异动却无贼胆,若是当时他敢于直接攻击应苍城,切断我军后路,或许我还会高看他几分。”>
说白了,时开毕一直都很忌惮曹肃,否则也不会朝廷的调令传来后,他一点屁都不敢放一个。>
如今更是想了这么一出“退隐”的办法,只要他一退,那光州之败就和他没什么关系,而所谓朝廷的调令,也不是他不愿意去,而是他本身已经辞官了,哪里还能做什么幽州府府主呢?>
两边都没有得罪,时家虽然丢了一个光州府府主之位,但却依旧是光州的豪门望族,曹肃得了好处,也还要好好笼络一下这个大家族。>
所以时开毕这次看似急流勇退,却包含了多种含义。>
一旁的翁肖笑道:“不管时家是怎么看的,起码光州我们可以短时间内就能拿下了,拿下光州,我们等于有了东南屏障,至此之后便是崎区的灵州山脉。”>
“灵州比较麻烦,不急着动手,光州拿到后,我军重心便是要渡过雒水,想办法与荣太尉一绝高下了。”>
曹肃虽然心中是这么说的,但他却也不急着向南。>
光州拿到后,辽州、幽州、冀州、光州,北方四州皆落入他之手,地盘连成一大块,实力将暴涨数倍,将一跃成为天下间最强的诸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将趋于稳定,稳定带来繁荣和发展,彼此间差距会越来越大。>
曹肃想到这里,心中便有了定计。>
他开口安排众人各项事宜,自己则准备前往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