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六了,她们早已过了及笄的年纪,却因为府里这几年并不太平,就这样将她们的亲事耽搁了下来。这段时间我托了不少媒人问过,甚至连我娘家那边都找了人帮忙,凡是我看上的公子哥儿,她们不是嫌相貌不合心意,就是嫌人家的家世不够好,拖拖拉拉好几个月,到现在都没有定下,我真不知道该拿她们怎么办才好。”
“竟有此事?”时春分一脸讶异。
她还以为柳姨娘不愿管府中内务只是推脱的借口,如今看来倒是真有可能自顾不暇,都说女子前半辈子靠娘家,后半辈子靠婆家,同样作为一个有女儿的母亲,她很清楚女儿的亲事对母亲而言意味着什么。
仔细想来,褚芊和褚莹的年纪的确不小了,原本前两年就该定她们的亲事,可没想到先是叛军围城,后是华亭县主和老太太先后去世,府中一团混乱自然顾不上她们的亲事,好不容易等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了,褚严又跟着褚令离开了褚家,他走的时候完全没想起自己两个女儿的亲事,难怪柳姨娘心中有气。
见柳姨娘长吁短叹,沉默不语,时春分又问道:“不知芊儿和莹儿有没有说过想找个什么样的?”
柳姨娘叹了口气,“这就是我最头疼的地方,她们竟然以大哥、二哥为榜样,一心想找个跟阿令、阿休差不多的!”
说到这里,她猛地抬头望向时春分,“这世间男儿什么样你心里清楚得很,像阿令、阿休那样的别说柳州没几个,就算放眼整个昭国,恐怕也找不到一百个出来。以他们这样的条件,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怎么会看上我们褚家的两个庶女呢?”
“这……”时春分有些语塞,“姨娘倒也不必妄自菲薄。”
“这是妄自菲薄吗?”柳姨娘气急道:“这是面对现实,她们两个又不是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若是真的存着多等多看的念头,再年轻几岁也成啊!可她们如今都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再过几年便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到时候能谈的亲事只会比现在更差,你说我心里能不急吗?!”
时春分无言以对,她很想帮褚芊、褚莹反驳几句,可心里又清楚地知道柳姨娘担心的没错,世道便是这么个世道,倘若她们真的一心不想嫁人那还好办了,褚家绝对养得起她们一辈子,可她们既然存了嫁人的心思,再拖下去只会对她们自己不利。
论相貌、论学识、论家世,她们两个在柳州都称得上是佼佼者。
如果不能在最好的年华嫁给最适合的人,柳姨娘的心里怎能甘心?
时春分想明白后,便安慰道:“姨娘别太担心,这件事情是父亲和阿令疏忽了,回头我写信问问他们,看看他们那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说不定能给芊儿和莹儿找两门不错的亲事。”
“他们那里能有什么不错的人选?”柳姨娘撇了撇嘴,不屑道:“之前跟着他们一起去京城,我以为他们会趁机将芊儿和莹儿的亲事提上日程,没想到亲事没落成,反而惹了一身骚回来,这个忙不找他们帮也罢!”
“那怎么成呢?”时春分拧眉道:“父亲他再粗心都好,始终是芊儿和莹儿的亲爹,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姨娘你总不能瞒着父亲把亲事办了。”
“那倒不会……”柳姨娘蔫了下来。
虽然她的确不想去求褚严,可想到自己的女儿成亲没有父亲做主,她的心里就堵得慌。如果可以的话,她倒是宁愿褚严来操心这一切,自己安心地躲在后面做一个慈祥的母亲,可惜……
看见她满脸惆怅,时春分再次劝道:“不如这样,我打算稍后启程带着汤圆儿去看阿令他们,姨娘如果不介意的话,大可带着芊儿、莹儿与我们同行。等到了阿令那边,我们不仅可以一起商量芊儿、莹儿的亲事,也可以让她们多一点选择。父亲和阿令再不济都好,这些年来也积攒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