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乘往返两地,装米日行20里,不装米则日行30里,昼行夜寐,十日往返三次,问两地相距几许?】
说实话,当看到这道题的时候,林迎瞬间有了种回到小学课堂做习题的错觉。
这种感觉,还是挺让人怀念的。
嘴角微微勾起,林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稍稍一列算式,经过简单的运算,就得出答案为40里。
当然,知道答案了是一回事,他还要将过程转化为文字描述,这样才便于考官阅卷。
林迎做题的时候心想,这时候要是能够普及基础算式,并引入阿拉伯数字,那该多方便啊。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前三道题确实都没什么难度,但这是因人而异的,对某些考生来说,这些题便已有拦路虎的架势了。
随着考试继续,考场中俨然分成了精通明算和不精通明算的两类群体。
他们或游刃有余,或稍显吃力,又或面露愁苦,无从下手。
林迎无暇顾及旁人,此时三题过后,他终于遇到了稍微有点费脑筋的题目。
【今有刘老汉,膝下二子,初本金20两,交兄弟二人行商贾事,逢大灾,所盈甚少。
现,兄弟二人欲分账款,兄已婚而弟未娶,故与弟多5两,兄弟二人恰为整,均满意。
是日,刘老汉大寿,有一美玉,其价不菲,弟欲倾所有赠父,然所缺9两,兄弟二人合买,亦不够。
问:兄弟各有钱几许?美玉售价几何?】
林迎看完题目后陷入到了沉思当中,他相信,绝大多数考生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表情一定是懵逼的。
确实,这道题看似给出了许多条件,但又好像什么条件都没给,始终缺乏将这些线索连贯起来的关键。
对于平日里习惯了读圣贤书的学子而言,这道题简直是将他们的智商按在了地上摩擦。
不少人在拿道题后便开始抓耳挠腮,却始终不得要领,神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就连林迎在看到这道题后,也是略微的感到有些惊讶。
随即认真读了遍题干,脑海中不断提取着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将它们归纳到一块。
随着信息的不断汇集,很快一种解题思路,出现在了脑海中。
啧,原来解题的关键藏在这里啊!
林迎不由勾起了一丝笑容。
从题干中不难看出,最后分家财的时候,弟弟比哥哥多分了5两,那么只要假定哥哥所得的银两为“兄”,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弟弟为“兄+5”,又因初始本金20两,后来虽遇大灾,但仍有盈利,所以“2兄+5”应当大于20。
即,兄要大于7.5。
又因弟弟买玉差9两,而算上哥哥后还不够,则哥哥必然小于9两。
就得到兄大于7.5而小于9。
再结合兄弟二人分到的都是整数。
所以兄为8两,弟为13两,美玉售价22两。
……
整道题的思路非常清晰,过程也并不复杂,所用到的知识,仅仅是小学数学题的水准罢了。
关键却在于找对解题的方法,所谓大音希声扫阴翳,拨开云雾见青天。
找对了方法,那只需在卷面上寥寥几行,就可得到想要的答案。
林迎很喜欢这种一点一点抽丝剥茧的感觉。
然后看向了本次连覆的最后一题。
【今有王、黄、旺三农养羊,已晓王与黄羊糕之数无二致,一日,突遭群狼,王二去一,黄三去二,旺九去八,经查三家共剩羊糕三十四,且黄比旺多八,问王、黄、旺初有羊糕几许?此第一问】
【第二问,遭群狼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