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那么院试,作为朝廷派驻某省的学政主持的考试,一切标准就是比照正式的科举来设置的了。
说是小型化的乡试,亦不为过。考试制度之严,全凭真本事说话。
而且院试还不限往届童生参加,所以林迎这次不仅要跟同届府试产生的童生竞争,以往留存下来的未能晋级成秀才的童生,同样也是他的对手。
而目前青川县共有多少童生?
林迎没有仔细了解过,但他可以大致的推测一下,想来数目绝对不会少。
按照每次府试产生二十余名童生算,三年便差不多可产生七十名新童生。
而这三年会经历两次院试,参照以往数据,青川县每次院试平均都有十三名童生可以进学,则三年内晋升为秀才的童生,共计二十六名。iquai.o
换句话说,每三年……就有差不多四十名童生留存。
而一个童生的黄金生命周期大概是三十年,就可粗略地算出,目前整个青川县,大致共有童生四百名左右。
哪怕他们中只有一半去参加院试,也是小两百人之众。这两百人中,最终只有十几人能够如愿成为秀才!
能成为廪生的,更是不过区区二三人!
“竞争压力着实不小啊!”
饶是林迎对自己颇有信心,这么一算,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就是这几百人中最拔尖的几位。
当然了,他也没必要自己吓唬自己。客观来说,参加院试的新老童生虽多,却也不是一道分布均等的概率问题,事实上往届的老童生,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应考的冲劲上,都是无法与那些新晋的新童生相提并论的。
毕竟是一群应届未考过的渣渣,好比是已经经过了一次筛选的金矿砂砾,真正的金子已经被筛走,留下的不过是一些等待奇迹发生的残余矿料罢了。
哪怕将他们与新的矿砂一起混合,大概率也不会被当作金子筛走。
怕就怕这残余矿料里真混有几颗蒙了尘的金子,那才是变数!
也正是这些大器晚成,或者本身实力足够但却因为丁忧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未能在上几轮院试中晋级秀才的童生,才是真正阻碍林迎成为廪生的障碍。
……
时间仿似一条直线,没有起点,亦无终点。
一晃儿,几天过去了。
流水席带来的波澜已经平息,林家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村西的老林家,也按部就班地进入了农忙,林父带着大儿子开始了给家中的几亩水田施肥除草。
所有人都在忙碌,林迎自然也不例外。
老天只会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既然已经将廪生作为本次院试的目标,那他断没有松懈的可能。
此时书房里各类书籍摞在书桌一侧,林迎慢慢翻阅着,细细品味,不断深思着书中阐述的各种观点。
这些书是孟夫子专程托人找来的读本,其中便有不少值得好好推敲的锦绣文章和集大成之作。
林迎已经进入了状态,好似一棵不断汲取营养的树苗,正在文山辞海中逐渐变得枝叶繁盛、葱翠健壮。
看了会儿书,他取出纸张,准备研墨书写一番,将自己的几丝感悟记录下来。
而就在这时,孟芊芊推门而入。
“夫君,来喝碗茶吧。”
她手里端着一碗打了两个鸡蛋的桂圆红枣茶,放到林迎书桌上。
如今私房钱多了,她可不吝啬给丈夫开个小灶。
这些天孟芊芊经林母传授后,可是想着法子地给林迎补身子。
“嗯,你放着吧,我待会儿吃。”
林迎正执笔蘸了蘸墨,心头刚有思绪,准备动笔磨练一下文章。
孟芊芊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