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书盟 > 仙侠修真 > 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 第163章 集邮(2/2)

第163章 集邮(2/2)

有声小说,悠悠书盟在线收听!
集邮的风潮,

这也是后来邮票不值钱的原因之一,集邮的人多了,存量自然也多,价格便上不去。

但是来到这个年代,他才知道自己又错了,

早在民国时期,民间就有少部分人有集邮的习惯,到了新中国,这种习惯便很完整地延续下来,

1953年的时候,邮电部邮政总局先后与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邮票互换关系,为成立国营集邮企业奠定了基础,

后来邮政总局在与国外机构进行交流,并在国内展开调研之后,发现国内同样存在广泛的邮票收藏市场需求,于是在1955年1月10日,在北京东华门大街开办了我国第一家邮票门市部,

里面不仅供应国内的邮票,还销售苏联等友好国家的邮票,其中不乏在他们本国也很少见的珍品,

同样在1955年1月创刊的《集邮》杂志,对当时的开业盛况做了报道,

“1月10日,邮票爱好者盼望已久的国营中国集邮公司开始营业。这一天虽然不是星期天,但是,北京东华门大街77号中国集邮公司的门市部里却挤得满满的,其中有歇班的工人,……,有年轻的中学生,还有穿着长袍的老先生,……买邮票的人是那么多,营业员忙得不可开交,……,夜晚,在霓虹灯和日光灯下,在温暖的炉边,中国集邮公司的门市部里,还挤满了爱好集邮的人们。”

同年10月,又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

由此可见,现在,至少在大城市里面,已经有很成熟的集邮市场。

有集邮市场,自然就有集邮册,

陈建国的集邮册就是在县里邮局买的,很普通的一个大册子,硬纸壳封面上就印着集邮两个字。

翻开集邮册,里面已经放了不少邮票,可惜没一枚好货色,

等他将200多枚邮票放进去,顿时感觉这本册子都顺眼不少。

本来邮票的保存也有讲究,按邮票的发行地、发行时间、画面类型等等,分门别类进行存放,

纪念邮票放一起,国外的放一起,风景类的放一起,人物类的放一起,……

可惜陈建国是个小白,邮票数量也不够,他便混着一起放,

反正这些东西都在自己抽屉里放着,等以后慢慢整理也不迟。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等大爷爷他们回来,听奶奶说了稿费和读者来信的事,一个个都开心得不得了,

父亲母亲为多了一笔外快而开心,大爷爷则将那两袋子信都拎到自己房间,打算连夜拆阅,看得陈建国很是无语,

这么激动,到底是给谁的信啊?!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更新,第163章 集邮免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