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气、有理想、有担当。”
她想了一下,突然用英语问道,“你自学英语,学到什么程度了?”
陈建国眨眨眼,磕磕绊绊地说道,“我是跟着收音机里面的课程学的,只会一点点,背单词,背句子,背课文,但是口语不行。”
麦云虹笑了笑,点点头说道,“没关系,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背单词,你能把单词和句子背熟,就可以打下很好的基础,等到有人能跟你对话,或者遇到合适的语言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然后又说道,“等一下我留个联系方式给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写信问我,或者等你学校放假了,你到我这里来,我给你突击培训两个月,很快就能把口语练好。”
陈建国顿时大喜过望,赶紧鞠躬行礼,“谢谢麦先生。”
“不用客气,”
麦云虹将他扶起来,笑道,“我也有私心,等你过来,我就可以好好跟你学习写作了,尤其是你对李先生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是最值得我们向你学习的!”
廖主席在一旁笑道,“那你们就结成学习小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陈建国咧着嘴呵呵直笑,想想麦先生,再想想认识了那么多人,这趟出来真是赚大了!
作协的会员里面自然不止一位麦先生,还有不少大学教授、出版单位的相关领导骨干,这些人都是无尽的宝藏啊,
有机会的话,怎么着都得挖出点金矿才行!
至于下午的那场交流会,由于是文联组织,过来的都是舞蹈家协会、戏剧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机构的会员,
与作协的会员不同,这些机构的会员基本上都是全省、尤其是省级各大文艺单位的领导、骨干,
有省军区文工团的、省剧院的、省城电影制片厂的、……,
对,省城也有电影制片厂,而且成立的时间就是在58年,在这一年,几乎所有省份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厂,
没有摄像机、缺少胶片、没有演员、没有导演都没关系,关键是一定要把牌子挂起来,
没有电影导演就让话剧导演上,演员也用话剧团、文工团和戏院里的,编剧从作协找,摄像机找省电视台借用,
就这样东拼西凑,省城电影制片厂竟然拍出了不少电影,
陈建国还看过其中几部,虽然用后世的眼光看有点一言难尽,但在这个年代,却也是老百姓难得的娱乐消遣。
而且这些机构的会员都是全职工作,跳舞、唱戏、画画就是他们的本来职业,有编制的那种,也就不会像上午的作协那样,让他结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
但是,并不代表这些艺术家对他就没有用,
你认识我,我认识他,相互一介绍,你也就认识他了,
很多时候,人际关系就是这么拉起来的,
所以在交流会上,陈建国也格外用心,努力记下每个人的联系方式。
在省城逗留了三天,陈建国三人才启程前往北京,
廖主席特地安排给他们买了卧铺票,可以一路睡过去,还给三人都准备了礼物,回头直接寄到家里,
这又吃又拿的,陈建国出门前的一点点小怨气早已烟消云散,
诶呀,也不知道以后过来还有没有这种待遇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更新,第217章 交际免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