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你的想法做吧。”>
朱高炽不免兴奋,忙躬身道:“儿臣谢过父皇。”>
朱棣又道:“你去徐府,让那小子出来吧。朝中这么大的事情,他却躲在家里看戏,着实可恶!”>
莫名其妙中枪的徐景昌觉得自己特别冤枉,自始至终,他都没说什么,更没有掺和朝堂的事情,我就躲在家里钓鱼,钓鱼佬惹到你们了?>
真是莫名其妙。>
抱怨了几句,徐景昌还是拍了拍屁股,回到了通政司。>
因为接待这么多百姓,一起在宫中畅聊,事情着实不小,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出任何意外。>
百姓要说的言之有物,又不能戳肺管子。>
万一有人让朱棣赦免朱允炆,这就过分了,万万不能提的。>
徐景昌也算是早有腹案,因此安排起来,驾轻就熟,有条不紊。>
且说随着大宴之日到来……得到请帖的百姓,齐聚午门。>
徐景昌率领朝臣,前来迎接。>
随着他过来的,还有六部尚书,内阁学士。往日这些人都算是高高在上,决定一国大政,主宰万千百姓命运。>
而今日的他们,都一个个满脸堆笑,十分谦恭。>
虽说有人皮笑肉不笑,但毕竟还是笑了。>
徐景昌道:“诸位,我等今日是奉了陛下旨意,迎接大家伙。今天我们就是招待贵客的司仪。而你们才是大明皇帝的贵客!陛下是要听取你们的意见,了解大家伙的想法。这么多年来,可以说历朝历代,如此的举动,都前所未有。我大明的天子,愿意倾听百姓声音,问政于民,更是亘古未有的圣君之举!”>
徐景昌声音高亢,情绪激动,“诸公,请随我进宫。”>
老道就在人群之中,为了今天,他特意置办了一身衣服,只是为了表明身份,他头上戴着道巾,还插了一根桃木发簪。>
迈着不紧不快的步伐,走入了皇宫……>
这算什么呢?>
天上的凌霄宝殿吧!>
能有幸进入宫中,就算是修道有成,登堂入室了呗?>
只是天宫再好,能比上人间吗?>
还真不好说,毕竟到了天上,就能长生不老,无病无灾。>
这座紫禁城却是不行。>
但是就算进了天宫,又能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纵论天条吗?>
显然不可能呢!>
没有哪一本道家经书是这么写的,佛家就更没有了。>
唯有我大明天子,有此等胸怀……>
如此看来,此举是胜过天上无数才对!>
众人被引领着,到了奉天殿前,大家伙过来,发现有好几排的小桌子,每张桌子上面,都有一个小小的火炉。>
这就是徐景昌的心细之处。>
因为来人很多,也不乏上了年纪的,万一因为吃了凉东西,伤了脾胃,回家之后,染上了疾病。这就不好了。>
要知道某位盖章狂魔办千叟宴,宴会结束,好些人家就办丧礼,无缝衔接,那叫一个丝滑顺畅。>
徐景昌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吃火锅,一人一个炉子,热热乎乎,不会伤到脾胃。>
每人一个锅底儿,荤素由人,想要吃什么,由宫里的侍卫宫女端着托盘过去,任由大家伙自取。>
这个安排,就连朱棣都说好。>
请众人落座,朱棣举起酒杯,笑着走在众人中间。>
“俺当了皇帝快五年了,到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