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晚会活动之类的。
既凸显了自己的厉害,又拉进跟大家的距离,甚至,还小小奉承一下黄塘中学的学生,又隆重的向众人解释苏亦,或者说是向她其他三位同学重点推介苏亦。
估计这个环节是校领导刻意安排的。
毕竟,这个交流会,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为了苏亦举办的。
整个黄塘中学,目前为主,能够稳上省侨中的就只有苏亦一个,就连排名第二的何静娴也不行。
林曦的自我介绍还继续,“初中毕业以后,我就从侨中考到了省一中,当时,侨中的老师也希望我留在本校,但我还是选择去省一中,因为我本身的性格就很喜欢挑战,在一个熟悉的地方会磨灭掉自己奋斗的动力,希望我的一些经历,能够对学弟学妹们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接着,就介绍一下,当初中考的时候,她是如何备考的。
“我们侨中本校的学生,如果升到本校高中部的时候,是会降分录取的,但我要考到省一中的时候,竞争也很大,因此,我的中考备考压力也很大,很庆幸,挺过来了,也跟你们黎新叶学姐成为同学。”
瞬间,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
林曦学姐,这凡尔赛啊,被她装到了。
接着第二个发言的学姐是陈霖学姐。
“我跟你们林曦学姐一样,都是从黄塘一小考上省侨中的,不过我比较咸鱼,中考的时候,还是选择留在本校了,成绩比你们林曦学姐差很多,但,我觉得我个人的例子跟大家比较像,不那么优秀,但也努力变得优秀,因此,我的中考冲刺方法也许会合适一些学弟学妹们。”
接着,陈霖学姐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
很详细。
重点介绍语数外。
具体到怎么背诵单词。
跟怎么复习数学以及准备语文作文。
如果林曦学姐让大家觉得亲切的话,这位陈霖学姐的经验就让大家觉得非常的实用。
严晓琳忍不住说,“苏亦,陈霖学姐的学习方法跟你们交给谢金泽的方式差不多啊。”
苏亦笑,“那是,优秀的人,看待问题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自恋!”
话虽如此,严晓琳内心里还是接受他这个说法。
人就是这样,身边的人跟你说的东西,你不一定在意。
但突然来了一个更加厉害的人,说了同样的话,你才会反过来重视自己的身边人。
陈霖学姐的发言结束,轮到杨倩楠学姐。
“我跟你们林曦、陈霖两位学姐一样,都是一小毕业的,不过我初中读的是市二中,后来才考上侨中的,成绩就更差了。因此,我的学习方法,就更加合适大家了,对不对。”
“对!”
轮到这位学姐,台下的反馈更加热烈。
前两位学姐动不动就是省重点初中部,咖位太高了。
整个黄塘中学,就只有苏亦一个初中考上侨中没去读的。
代入感不高啊。
但市二中就不一样。
初三1班,就差不多有10个人考上,却没去读,选择留在黄塘中学。
当然,也不是说市二中不好,整个宁江市最好的初中部就是市二中,因为市一中只有高中部。
但这三位学姐都是黄塘一小毕业的,倒是让苏亦有些意外。
黄塘一小的学生对黄塘镇有感情,也愿意回黄塘镇,因为这里有她们的学业启蒙老师,承载着她们童年的记忆。
她们都是从一小考出去的,被邀请回来,也理所应当。
那么黎新叶呢?
这位学姐,本身就是省城人,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跟黄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