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需要回一趟苏家村,没法子,中考之前母亲去文庙祭拜,现在考了一个市状元,必须要本人回来还愿。
这玩意,信则有不信则无。
以前苏亦是不信的,现在嘛,不信也得信,人也对未知的事物心存敬畏。
也不需要杀鸡宰羊,就是一个简单的祭拜仪式,找了一下庙祝,还有他老爷子来弄,具体如何弄,苏亦也搞不定,反正村子的红白喜事都会找老爷子来主持,类似于执宾先生,也不太像。
反正,老爷子毛笔字最好,红白喜事都需要写对联,各种场合都不离开老爷子就对了,谁让他是苏家村老一辈人之中学历最高的存在呢。
七十年代的大专生,还是很稀罕的。
还愿的事情结束,第二天,苏亦才去省一中报道。
他们23号下午军训,22号一天的报到时间。
苏亦原本打算自己去报道,老爷子不让,必须让他老子苏运成陪同。
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
这段时间他不断的在外面跑,都不知道去了多少趟椰城,这事,家里都清楚。
可偏偏报道这一天,却不让他瞎跑,必须要有家长陪同。
兴许在他们眼中,去学校报道属于大事,需要仪式感,必须要郑重对待。
所以这一天,他老子也难得穿上新衣服,白衬衫黑西裤配上皮鞋都是全新的,就跟过年一样。
用他的话来说,难得去一趟省城,省一中又是全省最好的中学,学生家里多数是有钱人,不能给他丢人。
看着他高兴的模样,苏亦也不再说什么。
前世,能够让自家老子为他高兴的时刻,真不多。
虽然时常抱怨自家老子没啥出息,但内心之中对于父母他也充满惭愧,在童年时代,吃尽了苦头,然而,真正大学毕业之后,也没有能力反哺家中。
虽然不至于啃老,但也是一事无成。
空读了那么多书,有啥用。
22号,苏亦一大清早就跟老爸苏运成乘坐村子改装的三蹦子摩托车赶到黄塘中学校门外集合。
实际上,他们不是最早的,有人比他还早,班主任陈济源早早就等候在校门外,见到他们父子俩出现,还朝着他们招手。
“陈老师好。”
“陈老师幸苦了。”
打完招呼,苏运成就给陈济源递烟,然后两人闲聊起来。
班主任跟学生家长之间,共同话题自然就是学生了。
苏运成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在人情世故方面处理得并不差。
看着他满是感激地拽着陈济源的手,苏亦都有一种错觉,这老子当的真不赖。
似乎上一次分班考试把他送到黄塘中学连早餐不给他买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没一会,何静娴也来了,陪同过来的,还有她爸爸。
,不是一个圈子的,暂时还融不进去。
签售会结束,苏亦很有礼貌的跟苏春芳告别,陈济源见状还有些意外,“你认识人家?”
苏亦摇头,“刚认识。”
陈济源也不多问,“以后有时间多参加一些采风活动,对你是有帮助的。”
苏亦对此不抱啥希望,作协穷得要命,一年到头,也就是那么一两次采风活动,他还在读书,基本上不可能参与其中,再说,这种混圈子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意义不大,当然,陈济源也是为了他好,希望他能够获得一些前辈的提携,毕竟对于他来说,把苏亦介绍进入市作协,已经是他能力范围的极限了。
此外,陈济源让苏亦让他来参加这场签售会,也不仅仅是混圈子那么简单,更多是借助李德厚对他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核心思想思想还是写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