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书盟 > 恐怖小说 > 天地任我行之二 > 第319章:过年前,开“朝会”(1)(2/4)

第319章:过年前,开“朝会”(1)(2/4)

上一页天地任我行之二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悠悠书盟在线收听!
藏天下名册,目前有约有2345万户,丁口约五千万人,只算成年男子,不算鳏、寡、妇、孺。若免去百姓‘人丁税’,也就等于免去“三响”,则今岁朝廷必将少收2000万两银子,国库巨亏啊!”

由于欧洲大航海时代已开启了百余年,且欧洲殖民者从美洲带来的玉米(苞谷)、番薯/洋芋(马铃薯)、番茄(西红柿)等高产作物,再加上陈姓华商父子从菲律宾带回的甘薯(地瓜),让百姓少挨饿。

于是,后世一些学者根据历史年鉴推算,认为明代户口峰值出现在明朝晚明,但对于具体时间与人口数,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因为随着外来高产耐寒和耐寒农作物被朝廷大力推广,让不少百姓家吃饱饭。

因此,易中天认为明末人口有六千余万;赵文林、谢淑君认为明朝于西元1626年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一亿人左右;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的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人之间;

何炳棣认为明朝在西元1600年实际人口达1.5亿;葛剑雄认为西元1600年时,明朝约有1.97亿人,并推测1655年明清之际时,因改朝换代引发的各种灾祸,出现人口谷底约为1.2亿人;

曹树基认为西元1630年左右,明朝达到了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有1.9251亿人,而西元1644年的实际人口约有1.5247亿人;而西方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西元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约有1.6亿;

但世界史学界认为大约在1.2亿,因为明官方统计表统计不了被士绅瞒报的人口,而明朝百姓为了躲避“人头税”,就主动依附于士绅便可以不纳税于国家,所以人口与官方统计有很大差异,况且还只算男人。

明朝崇祯年间国库空虚,财力捉襟见肘,但内外忧患不断,因此不得已才加征赋税,以应对时局。明末最为著名的赋税加派即“三饷”,分别为“辽饷”、“剿饷”和“练饷”,具体何意?可从名目中便窥得一二了。

“辽饷”自然是为应付辽东战事所加派的,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每亩土地加派土地税“九厘”;“剿饷”则是为了完成剿灭农民起义而加派;“练饷”则是为了练兵而加派,除“辽饷”外,其他两“饷”均在崇祯年间设置。

三“饷”加派,每年为明朝官府超额提供了将近两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但并没有能够挽救明王朝,反而加剧了明朝的灭亡,究其原因是一边加速激化阶级矛盾,一边让官僚体制更加贪污腐败,贫富分化巨大!

三“饷”加派,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因为在古代为了应付战争,历朝历代都会向民间索取更多的税额,但明朝的问题出在征税对象太少了,除了贫苦农民和一些城市贫民之外,只剩一些小商贩适合征税而已。

按照万历年间的设定,“辽饷”每亩土地加征“九厘”,也就是在原来的税额上加征千分之九,数量看起来并不多,按照当时全国的土地数量,官方设定每年的辽饷需要定额征收五百二十万两饷银用于辽东战事。

当然了,朝廷下属各级官府在执行过程中,考虑到土地荒废等问题,实际征收的要必预计的少很多。

但要知道,征税对象仅限于小自耕农、小地主、小商贩,而大地主、大财主、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各级官吏及其家属、宗室藩王并不在此列。而但明朝后期土地兼严重,主要兼并者乃官僚、皇帝、宗室。

官僚兼并土地的情况,可参考嘉靖朝内阁首辅徐玠,因为徐玠退休后,在自己的老家松江大置田产,兼并土地数量达到两万亩!藩王则更甚,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王兼并土地四万亩!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天地任我行之二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