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来了,主动向老夫人建议,也省得她寻机会去生辉阁。>
论细心和周全,郡主一点不缺。>
正因此,黄氏也怕耽搁了林云嫣的大事。>
“府里准备郡主的小定最是要紧,”她道,“不如等定礼之后吧?老夫人您说呢?”>
小段氏对此倒是不担忧。>
定礼有条不紊的,林玙请余璞做客,前后也花不了一两个时辰,并不耽搁什么事,当然,多等些时日也成,正好等等余璞老家那儿的回信。>
如此想着,小段氏干脆道:“听大郎的意思吧,要凑他们休沐的时间,平日还都有政务在身。”>
黄氏自然不顺着应了。>
小段氏又与陈氏道:“虽然捅破了窗户纸,真要定下来却还要些时日,不过,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别到时候心急。”>
陈氏看了眼林云静。>
要她说,自家需要准备的其实不多。>
与许国公府退了亲事,两方互不相欠,但府里给云静备下的东西都没有动,嫁妆册子都是现成。>
同时,需要新娘子准备的绣品,更是云静的强项。>
陈氏听说了,即便婚事作罢,林云静那绣了一半的红盖头也还再陆陆续续绣着。>
原因倒也简单。>
“又不是以后不嫁人了。”>
这话通过林云芳的嘴传到她耳朵里时,陈氏差点叫这个大侄女给逗得仰倒。>
想得开、通透人,陈氏最喜欢了。>
林云静不止能忙她自己的,近来还抽空帮林云嫣,毕竟,刺绣是她的长处,她喜欢、也绣得好。>
因此,真议亲时,反倒是余璞那儿要多做准备,自家要做的是“减”。>
与国公府联姻才会有的贵重体面东西,要全部减了,万万不能僭越。>
再者,余家能给的定礼、聘礼都有限,自家样样丰厚,反倒会叫姑爷为难。>
这里头的弯弯绕绕,等交换八字之后,她再与老夫人、黄氏商量也不迟。>
想明白了这些,陈氏嘴上应得也好:“您放心,不会耽搁了的。”>
大体主意都定下了,陈桂便起身告辞。>
陈氏送他出去,到院子里又念叨了几句:“余大人进京后都在学问上打交道,婚事大抵不灵通,哪怕他父母抵京可能也够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桂也琢磨这事儿,立刻说了他的想法:“我琢磨着过两天与伯爷开个口,等确定下来之后,从翰林院里寻一个能掌事,代为主理,就像国公爷那儿、都是安逸伯出面的。”>
陈氏连连点头:“是个好主意。”>
屋里,黄氏和林云静也准备回青朴院了。>
前脚起身行礼,后脚,林云静就被林云嫣拉住了。>
“去我那儿,”林云嫣揶揄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问你。”>
林云静还没说应不应的,就先被黄氏“赶”了。>
“去宝安园吧,”黄氏道,“都这个时辰了,之后也别走夜路,我就不让人给你留门了。”>
林云静只好笑着点头。>
林云芳是个绝不会错过热闹的,一听两个姐姐要凑一块,她也赶紧挤进来:“我也去、我也去。”>
如此,姐妹三人一起进了宝安园。>
月色清亮、透窗而入。>
临窗的罗汉床上,几子已经挪开了,宽敞得足够三人并排耍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