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动都能明白过来。>
不由地,她挽着母亲的手用了些力气,又唤了声:“母亲,我听说郡主爱吃甜口的,我们厨房送去的点心盒子够甜吗?”>
徐缈一听这话,心里的那点情绪散了大半。>
“诚意伯府里摆席面,得拿送去的点心宴客,”徐缈道,“哪能做得那么甜?”>
女方那儿来吃席的客人,徐缈多少都能猜到。>
邻里的老夫人,姻亲那儿的话事夫人们,其中不少都上了年纪,真多添些糖,老人家是一点都不敢吃了。>
话题带开了,刘娉也就放下心来。>
另一厢,恩荣伯夫人的轿子过了大街小巷。>
男方送定礼去女方家里,远没有迎娶的热闹好看,但毕竟是国公爷与郡主的婚事,排场就不一般,还是引了许多人跟着队伍走。>
今天天好,出了太阳,有点薄薄的云,看东西清楚又不会扎眼。>
箱笼开着盖,能看到最上层摆出来的好物什,多是金器,叫那丁点日光一照就闪极了,若真是半点云层也无,只怕看过去就得闭眼了。>
队伍进了诚意伯府所在的胡同。>
林惇翘首盼着,候在胡同口的小厮飞一般跑回来,一通比划之下,他乐呵呵点了引线。>
很快,这儿的鞭炮也响了声,一直传到府里去。>
载寿院里,阮嬷嬷竖起耳朵:“奴婢好像听见了,没错吧?”>
小段氏闻言,也赶忙认真起来,自己听还不够,催着年轻丫鬟们去院子里。>
“我们几个老太婆都快耳背了,你们灵光的快去听仔细些。”>
清翎笑着出去,听了一会儿,隔窗与小段氏喊:“老夫人,没错没错,定礼送来了。”>
小段氏眼睛笑成了缝:“快去宝安园知会一声。”>
宝安园那儿,不用人知会,就已经听到声了。>
林云芳比林云嫣都紧张,一张小脸红彤彤的,与林云静嘀咕着:“二姐脸上的胭脂是不是淡了些?再补点儿口脂?香露是不是用少了?”>
林云静叫她这么一嘀咕,啼笑皆非,本想让她放松些,话到嘴边、没忍住,打趣道:“你二姐夫今天不来,不怕淡了少了。”>
林云芳愣了下,烫着脸点了点头:“有道理。”>
鞭炮声停了。>
恩荣伯夫人先去载寿院与小段氏说了番吉祥话,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带着箱笼来了宝安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云嫣坐在罗汉床上,规规矩矩的。>
原本还算宽敞的屋子很快站满了,恩荣伯夫人看向林云嫣,弯着眼一笑,这笑容就再也收不住了。>
多好看的待嫁娘子啊。>
伯夫人算是看着林云嫣长大的,从小小的白玉团子慢慢长成窈窕淑女,早就知道这姑娘姿容出色,不会像第一眼见刘娉有惊喜之感。>
饶是如此,她都要夸林云嫣今儿漂亮极了,抓人眼睛得很。>
脑海里泛起一个念头来。>
她想,辅国公当真是好福气,连她一个看惯了的长辈都欢喜,真等到大红喜服穿身上、红盖头掀起来的那一天,国公爷还能眨眼?>
是了,恩荣伯夫人还想起一桩事情来。>
这门亲事能成,其中还有她小儿子的功劳。>
夏清略在御书房里叭叭说了“国公爷心仪郡主”。>
这么一想,伯夫人不由暗戳戳埋怨小儿子,给情同手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