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外,辇子已经到了。>
徐简与晋王告辞,往外走出去。>
晋王看着他,转头又与贤王道:“他对太子也是尽心了,就是太子有时候不懂事了些。”>
“皇兄,”贤王轻声道,“太子可不愿意听你说他不懂事。”>
“那我不也得说?”晋王失笑摇头,“他前回被带去顺天府,最后天没亮、淋着雨寻到我那儿,我也不是气得骂他吗?唉!”>
贤王也跟着笑了声,末了道:“走吧,天凉了,别说徐简的腿了,我站着都凉了。”>
另一厢,徐简很快到了御书房外。>
曹公公亲自领他进去。>
那只交给内侍保管的手炉已经拿回来了,这会儿还剩下点温度。>
曹公公妥当人,立刻给徐简换了一个:“这只热一点,您先用着,您手上这个交给杂家,杂家使人暖一暖。”>
徐简道了声谢。>
圣上换下了朝服,抿着茶,问起了徐简状况。>
徐简答得中规中矩:能上朝,有好转,但也进展不多,少说也得治个一两年……>
大体就是岳大夫准备好的册子上的那一套。>
圣上没有光听他说,让曹公公使人去太医院请御医过来。>
曹公公转头去了,圣上才问:“你怎么不多歇一阵?朕也没有催着你上朝。”>
徐简的指尖在茶盏上滑了下:“恕臣直言,您为何没有解了殿下的禁足?”>
这么直截了当,别说圣上愣了下,外头刚要进来的曹公公都停下脚步,一时间进退维谷。>
圣上打量着徐简,道:“你的意思是,朕该让太子出来?”>
“继续禁足的好好坏坏,臣想了一些,相信也都是您早已经算明白了的,”徐简道,“让太子出东宫,本该是利大于弊。可您没有松口,那一定是您判断出弊大于利,臣只是想知道自己哪里想错了。”>
圣上叹了一声。>
他就说徐简是聪明人,与聪明人说话,真的很轻松。>
当然,最轻松的无疑是聪明人站在了自己这一侧。>
朝中不缺聪明人,可显然,今时今日,有不少聪明人在替自己谋划,与他的想法相违背,那些人想把邵儿拉下来。>
可徐简不是。>
“朕大抵知道你想了什么利弊,”圣上清了清嗓子,“确实,对稳固朝堂、让他们歇点力气来说,让邵儿出来的确是利大于弊。>
可对邵儿来说,这利弊得另外判断了,他从小到大太顺了,缺了很多磨难。>
朕能替他扛一时,但朕不能扛他一世。>
他那性子不多打磨,往后受折腾的,不还是你们这些辅佐他的人吗?”>
徐简抿唇。>
看来他的判断没有错。>
圣上的气消得差不多了。>
陈米胡同那点儿事,把李邵关到先皇后忌日、原本就足够了。>
圣上做事,他会记账,但他不会随随便便翻旧账,当日既然定下了处罚的时限,那罚完也就罚完了。>
李邵没出来,就是被小郡主那一通乱拳给搅和了。>
当然,那点儿风波,在李邵被幕后之人指点之后、也平缓了。>
圣上的确要放李邵出来了,只是缺了个台阶。>
同时,圣上也在思考着要再磨一磨李邵。>
徐简过来,便是给台阶的。>
“臣以前跟您提过,殿下心思细腻,”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