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
可就是这么寻常的注视的目光,让林云嫣不由地绷紧了下肩膀。>
她想,她又听见了自己沉沉的心跳。>
先前徐简去敬酒,而她留在屋里与刘娉说话,从早上睁开眼到上轿,再到掀开盖头喝了交杯酒,那一连串累积着、鼓动着的情绪原已经散开了许多,却没想到,这会儿又渐渐聚拢了。>
或者不能说是聚拢。>
林云嫣甚至觉得,她的心跳与早前更快,情绪也更翻涌些,以至于不过是拿剪子拨了下灯芯,她就觉得手指间麻麻的。>
垂着眼,林云嫣深吸了一口气。>
没办法……>
她想。>
虽然不是头一回,但毕竟是花烛夜,哪里能毫无波澜呢?>
身处其中,不管是谁,都会心绪起伏。>
可能也不止是她,徐简说不定也是这样,只不过徐简惯能装。>
从前是清冷着、让人看不透彻,现在是时不时阴阳怪气几句,让人计较不是,不计较也不是。>
林云嫣转身回到桌边坐下。>
茶盏里的茶水,不止淡了,也凉了。>
这壶茶泡了好几泡了,而此刻入夜,也不用再备新茶。>
见林云嫣垂眸看着茶盏,徐简便问挽月:“床整理过吗?”>
挽月答道:“花生红枣都收起来了,也拿汤婆子暖着了。”>
徐简起身去洗漱。>
挽月看了看林云嫣,又转头看了眼马嬷嬷。>
马嬷嬷依样画葫芦似的,视线也在林云嫣和挽月身上打转。>
虽然从诚意伯府到了辅国公府,但郡主屋子里做事的,其实还是她们几个人手。>
倒不是国公府小气,而是国公爷往常身边伺候的就几个亲随,既如此,用人上还是照着郡主的习惯来。>
没有另拨嬷嬷丫鬟,就她们从诚意伯府跟着来的几人,只另补了几个的扫撒粗使,全是院子里做事的。>
因而,内室里没有一个外人。>
马嬷嬷走到林云嫣边上。>
想到那天陈氏厚着脸皮说完那么一番话、而自家郡主神色泰然的样子,马嬷嬷倒是没再多提什么,只轻声道:“奴婢在外间守夜。”>
谁让她是个嬷嬷呢。>
挽月小丫头片子一个,太年轻,脸皮薄,不合适。>
林云嫣微微点了下头。>
马嬷嬷这才留意到,郡主此刻的情绪与那天的泰然不太一样。>
这也难免。>
给陈东家安排一堆“坑人”事情,那坑的都是别人,与自己的洞房花烛,能是一回事吗?>
事到临头,马嬷嬷也不想越说越乱,便没有多言语,只冲挽月抬了抬下颚。>
挽月会意,打量了眼寝间里,确定没有什么疏漏的,就赶紧退出去了。>
马嬷嬷跟着也走了。>
只余林云嫣一人,坐去了梳妆台前,把挽着的长发散开了。>
徐简过来就见她在梳头。>
乌黑的长发披散下来,一直垂到了腰。>
他站到林云嫣身边,从她手里拿过了梳子,一面梳、一面问:“袖箭收起来了?”>
林云嫣眨了眨眼。>
这个问题的确新鲜。>
她便后仰着头看他:“白天还是戴了的,好在天冷衣裳厚,扶我的喜娘也没有察觉到,刚才才摘了,放边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