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段宏的意见。
段宏听后主动介绍说:“这位是我们医院手外科的宋东海教授!”
之前郭海超只是给方子业讲过台上有宋东海与赵乐,方子业又不知道他们谁是谁。
以前的方子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搞学习,除了创伤外科的几位知名专家略有耳闻外,其他亚专科的教授基本不认识。
“宋老师好!~”方子业微微低头打了个招呼。
宋东海意会到段宏是想让自己接话,毕竟功能重建术的主要业务还是手外科在承担。
“功能康复负担,这个词形容得很好。”
“子业,你的意思是,我们之前之所以不知道手术该如何行进,是因为同一时间考虑的因素太多,反而影响了手术节奏?”
“我们不应该一期考虑直接重建所有功能?”
宋东海拆析到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内容后,谨慎提问。
方子业点了点头:“嗯,我个人还是觉得应该循序渐进,贪多嚼不烂。”
宋东海教授毕竟是专业的,马上回问:“但是方医生,如果我们一期不直接重建,二期再行功能重建时,发现患者的部分功能已经完全无法重建,这时候该怎么办?”
“那时候想要综合考量所有的因素,都已经来不及。”
宋东海教授的话肯定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医学越来越考虑整体性的因素。
分期重建,固然可能逐步减小手术难度,但最后的手术质量,肯定没有一气呵成那么丝滑。
“宋老师,我同意您的说法,但我个人还是觉得。”
“我们在为患者作考虑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他术前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抓住最好这两个字眼不放。”
“对于完全没有功能的患者而言,他仅有肘部的功能,就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
“对于微细功能损伤的患者,才要求将功能重建到其未受损前的状态。”
“我刚刚听了龙老师和钟老师的术前查体,这个患者明显就是神经退行性病变,如今的上肢功能几乎残缺,仅有手指的部分屈曲肌腱有二级肌力。”
“这个患者的诊疗诉求,肯定也不是让他去做精细活儿。”
宋东海闻言一滞,下定了决心后才果断地直接问:“可是,我记得方医生你之前做过的一些下肢功能重建术,似乎术后康复都颇为不错。”
“方医生是不是觉得,这个患者是我们医院的,所以才?退而求其次?”
宋东海问完,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有点太过于尖锐。
便又道:“方医生,这问题我们可以随意聊聊,法不传六耳,谣言止于智者。”
“我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方子业摇头道:“宋老师,这样的想法,我是从来不敢有的。”
说完,方子业的语气也变得肃冷了几分:“而且我理解段教授还有宋老师您的想法,同样的,我也可以做类似的事情。”
“如果我真的有把握能够做好上肢功能重建术的话,我为何在中南医院迟迟没有做这样的手术呢?”
“这并不是我想留一手,或者说我想沽名钓誉,故意推迟了这样病种的手术进程,而是我自己都没有完全整理好相应的手术节奏和操作理论。”
“宋老师您就是手外科的教授,您应该清楚,上肢的手术比下肢的手术,需要注意的细节会更多,特别是周围神经治疗。”
段宏听到这,则赶紧嬉笑着和场子:“宋教授,方医生肯定不是您所讲的这种人。”
“子业的人品,是完全不用怀疑的。”
“我们现在应该讨论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如何将这台手术更好地进行下去,为患者留住更多的功能同时,还要让手术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