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先可发生短暂的收缩,继而发生扩张和充血;同时血管通透性增高,水分、电解质和血浆蛋白可掺入组织间隙。”
“而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可从内皮细胞间进入组织间隙和裂隙内。如果创伤外加细菌沾染和异物进入,炎症反应就较迅速、剧烈。”
“这是创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
“创伤后所致的慢性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
“除此之外,还有特异性炎症和非特异性炎症!”
“……”
虽然方子业等人是一群外科医生,可外科医生在搞科研的时候,也会涉及到非常基础的东西,而且,外科医生们也必须去深入地了解这些基本的原理。
否则的话,即便是搞出来了数据,也是浅尝辄止,不够深入,不会有特别重大的成果和产出……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神经内科的张建军教授才总结道:“方教授,你所提的这些概念,其实范围还是太广了。”
“脊髓损伤后所致的变性,与慢性病所致的变性在病理学上是否完全一致,如果真要特别特别地去剖析它们的话,可能是病理学基础领域内的一个大课题了。”
“如果我们的课题进一步突破需要在这方面有更加深入的突破,那时间线就拉得太长了。”
越是基础的东西,研究起来就越难,因为研究的人多,研究的时间更久,可研究的突破点和着手点都越来越少。
方子业也认可张建军教授的看法,点头道:“是的,如果需要以病理学的研究进展来推进我们临床课题的进展,那需要拉长的时间线会很长。”
“可如果反过来的话,就不一样了。”
“根据目前我们的课题进展,我们知道,脊髓损伤后,还存在一些封闭的电位通道。”
“这些通道可以通过微电流刺激,使其从封闭态重新激活,那么这么一来的话,我们是不是发现了一个现象?”
“那就是脊髓损伤后的脊髓内部变性,可能并不影响电位的传导?”
“那这个传导是直接的垂直联系?还是跳跃性的联系?”
“那么,这种可传导性,是生理学基础研究不够深入,还是病理学研究不够深入?”
“二者必有其一,这是我们课题组可以深入挖掘的!!”
方子业一说完,发现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只是除了眼睛亮起之外,众人的表情可谓是十分蛋疼!
正所谓,提出课题如挖坑。
方子业现在挖的坑都没填完,又开始挖了更大的坑出来!
方子业这是打算把他们所有人都埋了么?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方子业曾经为了拉人手,连“院士”都点射过的话,就会觉得自己现在的想法有多幼稚了。
方子业缺人吗?
太缺了,缺死了!
在人力资源这一块,方子业到了饥饿至疯狂的境地。
所以,现在,这么多人既然进了课题组里,还想跑?
没门儿!
饥渴难耐的方子业,就是要挖坑把所有人都埋了,哪怕他们不是院士,也不是最最最知名的教授,方子业也要!
人品过关的,哪怕是个实习生,方子业都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