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用来运金。
沪市黄金库存很快就见了底,行政院长宋子文急忙调动运输机,暗中从重庆的黄金库存向沪市“输血”,但这秘密的消息也为官僚特权势力所利用,中饱了贪污集团的私囊。国民党的金融政策终于形成了物价涨、抢购黄金、货币更加贬值,物价更涨的怪圈。
2月8日,沪市物价指数是战前的1.2万倍。2月中旬,沪市多家米店、银楼被愤怒的市民捣毁,随后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相继爆发此类事件,总司令下令停止抛售黄金,却引来了更为严重的,蔓延至整个国统区的抢购黄金风潮,带动了商店囤积居奇,市民抢购物资,中小商业企业破产,市面混乱不堪。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总司令表示要撤查“黄金风潮案”,但待查到国民党中高层扯不清的责任的时候,总司令也只好向查办的监委说“事到如此,有何办法”。
为有个交待,宋子文辞去了行政院院长之职,被沪市民称为“金牛党”的贪污团伙中,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被撤职,业务局局长林凤苞、副局长杨安仁、上海金业公会主席詹莲生被判处有期徒刑,但是均保外就医,逍遥法外。
黄金风潮案就此告一段落,市民连称“国民政府气数已尽”,此后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形势是一泻千里,呈现了崩溃的景象。
在2月初旬的时候,陈光良便得知沪市金融市场的情况,他也立即做出布局,将手中的美元,继续大举买进黄金。
此时的香港金市,本来也是跟着沪市、广州的黄金价格走,价格也开始大涨。
但陈光良丝毫不慌,香港黄金在260港币每两左右,这个价格他还有很大的赚头,毕竟香港黄金在两年后,能涨到600、700港币每两。
另外一边,平安银行有1000万美金可以用于分红,但陈光良可以将这些资金拖到1948年以后,再分给其他股东(7.5%)一点美金,大家还得感恩他。实际上,他就是不分红,那些股东也不知道赚钱没有,赚了多少,更不会主动来过问。
所以平安银行的这1000万美金(另有50万美金用于建筑工业大厦),陈光良是可以随便动用的。
“老板,港府那边传来消息,决定取消香港黄金自由贸易,实行管制。”叶熙明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汇报了一则消息。
陈光良不紧不慢的说道:“意料之中,接下来香港的黄金将要被爆炒。”
叶熙明恍然大悟,原来老板早已经猜到这一切,他当即说道:“那我们要不要继续购入黄金现货?”
“继续,350港币/两以下,都可以购进。但我们只套现现货,且动作不要太大。”
“明白”
实际上,这些都是陈光良自有的资金,只是委托平安银行在操作。
另外一方面,香港平安银行和内地平安银行目前是属于两种架构,香港平安银行的股权是100%属于陈光良家族,而内地平安银行,目前陈光良仅持股92.5%。香港平安银行是战后才正式独立注册,同时也将香港的资产全部放在这家银行里。
假设后面内地平安银行结束业务,那么严智多、方椒伯、杜月笙等人的股权,自然也就散了。香港的产业,是和他们无关的,不过陈光良会拿出几十万美金分给大家的(不分似乎也没事)。
一年的春天来了。
陈光良家族在香港,享受着和平的局势、稳定的经济等,也逐步扎根下来。
当然这种‘扎根’的意识,是陈光良灌输的,不然‘海派商人’很难在香港真正的扎根意识。
就好比前世到了五十年代,还有人在试图回内地打听消息,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居住,例如包宇刚的父亲就悄悄的回去一趟,结果差点没有出来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