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陈先生还记得我这个朋友”
陈光良摆摆手,随后说道:“老哥你难得来趟香港,要不趁机参观一下我的纺织厂!”
刘鸿生大喜,说道:“好啊,我正好也有来港建厂的想法。”
时间很快来到官地拍卖会的这一天。
‘港岛中区大会堂旧址’这幅地皮的拍卖,吸引了三十多家企业参与,有英资、中资、华资等。
陈光良来到拍卖会时,发现已经也被辞掉。
香港华夏银行的郑铁如,势必有着‘不一样的心思’。
严宽点点头,说道:“这倒是有可能”
不过陈光良并没有将郑铁如放在心中,6000万的存款,那是储户的资金,香港华夏银行的资产值不会有他充裕。
另外一边,郑铁如也在观察陈光良,两人是认识的,所以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很快,拍卖会开始。
拍卖师:“.港岛中区大会堂旧址,面积1.4万平方尺,起拍价是277.8万港币,每口叫价不能低于2000元。现在,请大家出价!”
随着拍卖师的敲打,下面的众人纷纷喊价!
陈光良并没有率先出击,毕竟重要人物都是最后出场。
他倒是想起前世的一些事情,据他了解,后世香港官地拍卖会出现一种情况——超过底价的四成,说明地产属于旺盛;超过底价的六成,说明地产非常旺盛;超过底价的七成,那已经是香港官地拍卖会的极限。
但陈光良拍卖这幅地皮,不仅仅是‘投资的问题’,也有家族的‘风水问题’、‘香港地位的问题’。
所以,他还真是势在必得。
“315万”
很快陈光良便加入拍卖,一时间引起大家的纷纷关注。
“316万”
“318万”
一时间,这幅地皮的价格飞涨着。
此时的郑铁如,也在思考着,他现在不看好国民政府,所以很担心国民政府将香港华夏银行掏空,他更希望为香港华夏银行保留实力。但他毕竟不是这家银行的所有者,如果总行派人前来,他也只能装病之类的躲避。
但如今有个机会,那就是拍下这幅地皮,后续再斥巨资为中银,打造一幢豪华的总部中心。这样一来,香港华夏银行的资产相当于是香港的固定资产,是没人可以挪走的。
他看了一下,场上的竞争者,无疑是陈光良、何东最有竞争力,脸色也凝重起来。
陈光良家族的财富,一直有个谣传——据说拥有1000万美金(看不起谁),而何东更是香港的首富,当然此时香港首富应该算是陈光良家族了。
“360万”
伴随着陈光良喊出一记高价,在场的人纷纷惊讶起来。
何东看了一眼陈光良的方向,又看了一样郑铁如的方向,最终还是摇摇头,表示放弃。如果没有陈光良,他会选择继续和郑铁如喊价,但现在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了。
接下来,便是陈光良和郑铁如的喊价。
两人之中,陈光良的脸上总是带着平静的表情,似乎喊价多少根本不关心,只是在意这幅地皮。
所以前世这幅地皮被郑铁如以374.5万拍得,而如今到了380万以上,两人还杀得天昏地暗。
“416万”
当陈光良喊出这个价格时,郑铁如终于知道,他斗不过陈光良的。虽然是公款,但如果他继续下去,只会便宜港府,另外事后他也会被人诟病——拿公款不当钱。
而‘416万’的价格,现场的参与者忍不住纷纷鼓掌,这简直是对香港地产最大的证明——他们拥有的地皮,也是值钱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