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扶持新型的商人,也是建立在农业可以满足治下军民所需求的基础上,若商人会危害到民众基础,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摧毁这些害群之马。>
『人口汇集,粮草所需必然徒增,并且一旦气候变化,必然导致有宵小之辈,欲囤积居奇谋取暴利……』斐潜继续说道,也算是给张辽提点,『故如有此等鼠辈,当行严法!此外,杨义山之处多有盐粮,应多建商队,沟通往来。文远,任重而道远,当慎而笃行之……』>
张辽肃容而应。>
西凉人口多起来之后,粮食必然会出现短缺,但是杨阜在雪区,几乎都是无人区,盐和草都是供大于求,正好可以补充西凉之处的缺口。>
汉末一直到唐末,便是雪区的高速发展期,大量因为小冰河而逃到了雪区的牧民,给雪区带去了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小冰河之后的回温,也使得雪区青稞种植面积急速扩大,养活了更多的蕃人,蕃人才有了侵犯大唐的力量。直至小冰河再次来袭,雪区大幅度降温,青稞大量死亡,使得蕃人顿时虚弱下去,也无力再向外开拓。>
而现在,斐潜可以通过商业手段,控制雪区的粮食储备量,也就等同于抑制雪区蕃人的无序增长。控制一个地区的粮食产量,比如控制种子,肥料等等,来控制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米帝在这方面很熟练,斐潜也自然可以借鉴一二。>
农业不再是这里最主要的行业,畜牧业和工业才是西凉骨架的重点,然后添补进去商业丰盈其体,使其康健。>
至此,整个西凉的产业链条才算是初步搭建完毕,而这种新形态的生产生活模式,一旦在西凉能够扎下根,并且良好的发展起来,对于整个大汉的,甚至未来的王朝的思想转变,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推动力量……>
……>
……>
曹震显然也想要对于大汉,或者说是曹操所控制的大汉做出一个不可估量的推动。>
可是距离北屈越近,曹震心中的疑虑便是越多。>
倒不是说走错了路,亦或是遇到了什么危险,而是曹震发现领路的向导,似乎有些问题……>
向导老者,似乎并不喜欢钱。>
这让曹震很不适应。>
大体上来说,曹震是一个金钱和暴力的崇拜者。>
金钱不是万能的,所以当金钱不管用的时候,曹震就会使用暴力。这个习惯,或是说这种三观的养成,是因为曹震的家庭环境导致。>
曹震是曹洪的长子,名正言顺的高官之后。按照道理来说,曹震应该会受到比较好的教育,但是并没有,原因是曹洪的出身并不好,所以曹洪和他都没有得到什么大家族的底蕴。>
曹洪的父亲,是旁系子弟,而曹洪又是私生子,连母亲的名字都不能留下来。>
如果不是因为曹操吹动了全族的战争号角,曹洪根本就没有晋升的机会,或许就是在某个庄园之内担任个管事,默默无闻的过此一生。>
而在曹洪崛起的这一段时间之中,曹洪也没有多少的精力提升自我的修养,因此曹震所能得到的家庭教育必然相当有限,而且三观的形成也和曹洪行为密切相关。>
曹洪喜欢钱,非常的喜欢,甚至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这和曹洪小时候极度缺乏钱财可能密切相关。在大户家族里面出身的私生子,小时候形成的对于金钱的痴迷和渴望,必然会大幅度的影响其成年。>
曹震也是如此。>
在他小时候,曹洪家中是没有什么钱的。>
如果在一般的农夫家庭,匮乏钱财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大汉国内,大部分的人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