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损失了二十余人马,他如果真的就这么回去,未免太丢脸了。>
曹军真的是要再逃回山中?>
会不会还有什么其他的计划?>
如果真的让曹军就这么轻易的逃回去,就不说其他,司马孚将来还有没有颜面统御兵马?>
司马孚下令,不再分出小部队给夏侯渊添油,而是集结成为整体行进。>
因为那些被伏击受伤的斥候说了,曹军数目并不多,也就是两三百人左右。>
果然,在司马孚以整体进行追击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受到曹军的伏击,但是司马孚并没有注意到,他整体行进虽然降低了风险,同样也降低了搜索的效率和速度。>
一个网状的面,肯定不如一个拳头坚固,但是扫过的面积却大不一样。>
傍晚时分,司马孚没有追上曹军,但是天色已经晚了,他准备扎营。>
除了第一批被夏侯渊伏击损失的二十多名骑兵之外,司马孚没有其他的任何损失,他的谨慎让他在随后的追击过程中顺风顺水。斥候也有发现了一些踪迹,浅坑,绊马索等,但是并没有曹军身影,这说明曹军至少是有考虑过再次伏击的,只不过因为司马孚是整体推进,所以曹军才放弃了。>
这似乎让司马孚觉得他的应对是正确的……>
但是随着追逐的持续,司马孚觉得又有些不对劲了。>
这是一种本能的感觉,可他并不能清楚的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派遣了联络的骑兵返回,企图和司马懿取得联系,但是骑兵往来传递信息也是需要时间的。>
虽然说曹军的踪迹整体像是偏向于王屋山,但是也有些像是在绕圈子。>
司马孚摸了摸自己的伤口,隐隐作痛。>
之前在北屈之时,不仅是自己差一点就交待在战场上,连着差一点功败垂成,虽然司马懿在事后并没有说他什么,可是司马孚却觉得颇为羞愧。>
这一次河东之战,是司马懿的初次领兵,何尝不是司马孚的第一次?>
结果,司马懿力挽狂澜,带着少量兵卒就拖住,甚至杀死了曹震,而他带着大量人马,却被打得落荒而逃!>
这两相一对比……>
现在司马懿让司马孚带着人追踪曹军,未必没有再给司马孚一次机会的意思,所以司马孚必须做好,而这种患得患失的压力,却使得司马孚忘了之前司马懿刚刚和他说过的那些话,或许也是因为伤口的疼痛,使得他无法彻底的冷静思考。>
他一会儿在想曹军究竟要做什么,会是在什么位置,一会儿又在思索着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是继续在后面追,还是要加快速度,想得越多,便是越发的难以平静。>
半夜三更,司马孚才沉沉睡去,或许在梦中是抓住了曹军,展现了其武勇和智慧,但是现实里面却迎来了噩梦……>
因为夏侯渊已经打出了信心。>
一开始的时候,夏侯渊在收到了曹震在北屈折戟的消息,多少还是比较紧张的,甚至可以说是多少有些担忧和害怕,可是等夏侯渊带着人马进入河东之后倒是放开了。>
不是说夏侯渊就有多么强的智慧,而是夏侯渊的心理素质,以及战斗经验都要比司马孚来得更强,而在少数部队的交战当中,将领的作用往往会被放大,越小规模的战斗,越是明显。简单来说,如今夏侯渊带领的曹军获得了正面的加强,而司马孚因为害怕失败,思虑太多,反而显得有些缩手缩脚。>
从司马孚一路追上来开始,夏侯渊就一直在派人盯着司马孚。>
尤其是司马孚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