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之地的大多数士族子弟来说,国不重要,家才是核心,纵然也会有不少的慷慨激昂的燕赵勇士……>
呃,燕赵之地……>
算了,总归是有些士族子弟会在国难面前面不改色的赴死,但是也有多得多的士族子弟,一代代的匍匐在新统治者的脚下,也不管这个统治者是从何而来。>
『乐……大败!』>
崔琰声音压得极低,如果不是贴近一些,崔林几乎听不见崔琰在说一些什么。>
崔林愣了一下,这事情,似乎是早就有些消息传闻,为什么崔琰会特意这么严肃的说出来?>
『赵伯然投了……』>
果然,崔琰口中说出了第二个更让人惊骇的消息。>
听闻此言,崔林几乎是要跳起来,『什么?!』>
崔琰眉头深深皱起。>
崔林会意,连忙尽力的平息呼吸,然后重新坐好。>
两人沉默了一阵。>
窗外树枝之上,一些新发的嫩芽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
这几天冀州倒春寒,冻雨和飞雪让冀州似乎是一夜之间重新回到了冬天。不仅是这些在窗外的树木感受到了天气的寒冷,连带着崔琰也觉得心中一片冰凉。>
『此言……当真?』崔林有些艰难的问道。>
崔琰瞄了崔林一眼,没有回答。这不是废话么?这种事情,会随便拿来开玩笑?>
崔林在问了之后,也是反应过来,连忙又说道:『如此大事……这是有意瞒着?』>
崔琰这才缓缓的点了点头。>
颍川四大名士啊!>
如今投了两!>
这说明了什么?!>
而曹氏还想要隐瞒,又是为了什么?>
『此等之事,必须要拿个章程出来啊……』崔林低声说道,『之前……曹氏也是有意隐瞒,莫非又是想要故技重施?』>
崔琰微微笑了笑,笑意里面似乎也带上了一些倒春寒的冷意,『某听闻,贤弟和颍川那些人……多有交好?』>
『嗯?兄长之意是?』崔林有些明白,也有一些不明白。>
崔琰笑着,点了点头。>
崔林微微错愕,旋即恍然。>
见崔林已经猜测到了自己的意思,崔琰便是点头,然后又补充说了一句,『切记,别让人知晓是从你这里散出去的……』>
崔林拱手应答,『大兄放心,小弟自然会去寻些妥当之人……』>
……>
……>
如果说曹氏最为荣光的时候,不是早些年曹氏的侯爷,而是曹操刚刚打败了袁绍的那一阵子。>
袁绍,大汉楷模,四世三公,妥妥的『王侯将相』。>
而曹操当年竟然逆袭成功了!>
这种逆袭的戏码,自然是从古至今,大多数人都喜闻乐见的。>
曹操在当时是贴近于基层百姓的,至少他当时是代表了三十万的青州兵。>
可是在曹操打完了袁绍之后,曹操就等同于在逐渐的失去他原本的立场,他半是主动半是被动的,开始偏离了原本代表青州兵的方向,试图开始走向了和袁绍差不多的道路。>
平衡。>
刘秀当年也企图平衡,最后说不上成功,但好歹维持了一两百年。>
可袁绍光学些皮毛,根本没刘秀的能力和魄力,所以平衡不了,前期困难多的时候,大伙儿还能团结一起共同面对困境,当有一点缓和的苗头,各自的算盘便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