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带了斐潜的回信。>
郭嘉在一旁,瞄着桌案上的那封斐潜所写的回复。>
『汝欲战,便来战。』>
笔锋如刀。>
戳得曹操显然不怎么好受。>
肺管子有些疼。>
头也疼。>
当着诸位军将谋士的面,曹操也不好意思揉一揉,只能是皱着眉头硬抗。>
『骠骑提兵西域,又回军河东,可见此子早有预谋……换言之,在骠骑出兵西域之前,或已料到……明公将进军关中……』郭嘉缓缓的说道。>
『奉孝!此言差矣……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董昭有些不满的说道,『明公出兵之事,乃为隐秘,未出兵之前,孰能知之?』>
郭嘉看了董昭一眼,并没有继续解释,有些像是懂得自然懂,不懂的说了也不懂的样子,让董昭多少有些色变,掀了掀胡须,正待说些什么,忽然看见曹操伸出了一只手……>
『此事……如何应对?!』>
曹操声音低沉有力。>
分析得再多,关键也依旧是应对。>
单凭回复的这一封战书来看,斐潜确实是应战了,并且还大胆的邀战。>
可究竟要怎么打,依旧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如果仅凭书面上的几个字,那么直直的冲往平阳,双方王对王,将对将,列阵于平阳之下,先一阵叫骂,阐述一番自己的大义,然后贬低对方,最终三军出动,相互搏杀,赢的是爸爸,输家是儿子……>
但这是春秋的操作模式,战国都不用了,更何况当下?>
春秋那个时候的战争模式,是真君子。>
后来『君子』被『小人』给玩坏了,也就导致后来没有了『君子』,谁是『君子』谁沙比,但是偏偏又要在口号上和面皮上好听好看,于是也就越来越多的『伪君子』。>
曹操不介意当伪君子,但是他绝对不愿意当一个沙比,因此对于斐潜所写的回复,他一个字都不信,更觉得这就是斐潜搞出来的陷阱,等着他往下跳。>
『明公,平阳之处,必有埋伏!』董昭沉声说道,『如今我军立足未穏,若是贪功冒进,以求毕战于一役,则多躁军是也,恐落于骠骑下怀!不若依旧以硬营而进,鲸吞蚕食,先定安邑,再进平阳不迟!』>
董昭说完,大部分军将都点头认可。>
曹洪失败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那么就连曹洪都扛不住骠骑麾下一个不见经传的司马懿胖揍,更何况是他们连名字都没有的部将偏将?司马懿都如此厉害,若是碰上了张绣,亦或是其他在骠骑之下有些威名的武将,岂不是……>
自然是紧跟着曹操这根大腿更为保险。>
这话当然不能说,说了就有自己畏战的嫌疑,所以必须如同董昭之言,称之为『稳妥』。>
可是按照原定的计划,真的能够成功么?>
曹操已经产生了怀疑。>
不仅是怀疑自己,同样也怀疑一切。>
毕竟怀疑旁人,比审视自己要更加容易一些,也会使得自己得到一种解脱。>
不是对手太强,而是自己这一方都是猪队友。>
郭嘉在一旁,多多少少猜测到了曹操一些心思。郭嘉认为,曹操所忧虑的,是他觉得他失去了土壤,那种熟悉的山东土壤,所以曹操就像是没了根一样,流露出少许的慌乱和不安。>
『明公,切莫中了骠骑激将之策。』郭嘉缓缓的说道,他也不赞成现在就直接进攻平阳,但是理由和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