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柯再次询问之际,赵俊臣正盯着黄柯若有所思。>
赵俊臣没想到,听到自己对于既得利益者的贬低言论之后,黄柯竟然会面现畅快与安心之色。>
很显然,黄柯乃是发自本能的厌恶着那些食利阶层的既得利益者。>
其实,不论古今中外,对于那些食利阶层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所谓的“特权阶级”,绝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厌恶情绪。>
但细究起来,这种厌恶情绪的源头,却不是因为人们当真厌恶既得利益者所拥有的种种特权,也不是因为既得利益者所拥有的种种特权,乃是建立在剥削劳苦大众之上,而更多是出于一种不甘心。>
“凭什么自己不是既得利益者?”>
“凭什么自己没有特权?”>
“凭什么自己不能食利肥己?”>
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若是把一个成为特权阶级的机会摆在世人面前,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背叛自己曾经的阶级立场,幸喜若狂的变身成为特权阶级的一员,然后也会成为李世杰所讲那些唯利观点的坚定拥护者。>
从这方面而言,李世杰的说法其实没错,这世上绝大多数人的“忠诚”,都只是源于没有背叛机会罢了。>
人性本能就是趋利避害,但“趋利避害”这四个字,许多时候就是“忠诚坚定”的反义。>
所以,黄柯会发自内心深处的厌恶与排斥食利阶层的既得利益者,乃是赵俊臣万万没想到的。>
身为朝廷正三品的辽东按察使,黄柯哪怕是不受各方势力的待见,被排挤到辽东这种军镇势力占据绝对优势的苦寒之地任职,但勉强也算是朝廷高层官员了,自然是有机会让自己、让自己的家族,同样成为掌握既得利益的食利阶层。>
所以,黄柯理应是天然亲近食利阶层的。>
但偏偏,黄柯就是对食利阶层的既得利益者们深感厌恶,还会因为发现既得利益者的局限性而感到高兴与安心,这种厌恶似乎是发自本能。>
“难道说……这个黄柯,竟是天生拥有革命者倾向?”>
赵俊臣想到这里,心中也是暗暗称奇。>
古今中外,有些人天生就是与众不同的,譬如汉时王莽、譬如新中国时期的许多先烈、譬如后世大名鼎鼎的卡斯特罗……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人曾经都是特权阶层的一员,完全可以高高在上的享受特权,但他们就是可以一举跃出了自身阶级的局限,从更高维度看待与改造这个世界。>
就以古巴的卡斯特罗为例,此人乃是古巴国内的顶层大地主出身,但他天生就同情无产阶级、厌恶特权阶层,在尚未接触到革命理论之前、还只有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组织家里的雇农们进行大罢工了,第一个革命对象就是自己的家族。>
还有许多新中国先烈的事迹,则是更加令人动容。>
所以,一个人天生拥有革命者倾向,发自本能的厌恶食利阶层,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也不算是特别出奇。>
只不过,在目前的中华文化氛围之中,一个人若是天生拥有这种倾向,则无疑是极为痛苦的。>
就像是一朵白莲,却生长在荒漠之中。>
目前的明朝大环境,根本不适合这种人生存,后世国人所熟知的那些伟大理论,在这个时代也根本还没有出现。>
“若是这样的话,也难怪此人会屡次的改换门庭了!>
因为他出于天性,必然是觉得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合理,但又受到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