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了个小厮给十几人录入个人资料,王立冬转头对着不为道,“把几份设计图给程管事看一下。”>
“好的公子。”不为从衣袖里掏出几张纸,递给了一旁的方脸中年,“程管事,要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我。”>
“好,”方脸中年忙伸手接过图纸。>
他原先是国公府里负责营造的一个小管事,今早突然告诉他以后就跟着小公爷了,这让他喜出望外,国公府就一个继承人...>
把几张图纸仔细看了一遍...练武场、宿舍、膳房....>
这小公爷准备干啥?>
这么看上去像是军营.....>
马上就把这些念头甩了出去,不该想的就别瞎操心,这是他老娘告诉他的,从小一直记心里,让他避免了好几回灾祸。>
等看完所有设计图纸,程管事有些皱眉。>
问题不少。>
修缮房子没问题,可给房间加火墙,这可就是大工程了。>
普通的青砖肯定不行,需要用专门的防火砖,可这东西可是紧俏货,整个东京城里也就两家作坊生产,现在去订货,起码小半年后才能拿到...>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换源a,huanyuana安装最新版。】>
而且这么冷的天气,没法盖新房。>
等王立冬听完程管事的回答后,就把增加火墙的计划给划掉了。>
“程管事,宿舍膳房等开春了再建,还有什么问题?”>
“小公爷,修缮房子,打造桌椅,还要平整土地,十个人,实在有点少了,想要全部完工,可能要小半年时间。>
小半年?>
孩子都能怀上几个了。>
他今天到姚家庄的主要目的不是查账,而是核实一下庄子的各项具体情况。>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圈看下来,就决定把自己的人才培训基地,放在姚家庄。>
三进的宅子足够大,修补改建一番就能当学堂了。宅子周边的空地也有好几块,足够建些宿舍和几个训练场。>
交通方面他特别满意,姚家庄到东京城,走陆路的话也就小半个时辰。走水路更快,只要一刻钟就能直达齐国公府,简直就是朝发夕至,太方便了。>
王立冬道:“一个月内必须完成。需要多少人,要什么材料,你报给不为,他会帮你解决。”>
程管事点点头,只要人手足够,就是半个月他都能拍匈脯保证。>
王立冬对着不为道:“招人的话,优先考虑咱们庄里的人,姚家庄不够的话,就去另外4处庄子。”>
“吴管事,这三进院子多长时间能改建完成?”>
“院子最快,月底就能改建好。”>
..................>
午时,小公爷要在姚家庄办书院的消息,以几倍的光速,传遍了名下5个庄子。>
几百户佃农,都躁动起来。>
读书人,在宋朝的社会地位实在太高了。>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口号可不是光放嘴皮上说说的。>
要是把宋朝比喻成一个公司,皇帝和士大夫集团各占公司50%的股份。任何大事要是士大夫不点头,那皇帝老儿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在宋朝只要戴上了官帽,那福利待遇,千年后的公务猿看了都会眼红。>
大名鼎鼎的清官‘包拯’,职务是枢密副使,类似‘军伟副竹席’,每年的年薪是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