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等菩萨的经文采用贝叶所记载。
贝叶是摩伽陀国一种六七丈高的树所产,只需将贝叶晒干揉制,数片贝叶黏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记载文字的载体。
贝叶经记载的文字没有竹简清晰,但便于存放,所卷起来的份量远小于竹简。
张学舟曾经用竹简写过大白话,通篇十万字所用的竹简有两千余斤。
但观自在菩萨四百卷《涅槃经》的重量不过两百余斤,而且存放的空间极小。
虽说众菩萨的经文没有传承玉便捷,但这种记载方式让张学舟啧啧称奇。
若贝叶制作的方式再精细一些,那便是一种上佳的信息传播载体。
“……如狮子王自知身力,牙爪锋芒,四足踞地,安住岩穴,振尾出声。若有能具如是诸相,当知是则能狮子吼……”
梵文的内容与各大学派内容相近,用较为节省的文字表达诸多含义。
但张学舟总觉得梵文内容相对比下更为通俗一些。
他听着观自在菩萨拿《涅槃经》做案例讲解梵文,谈及一种狮子吼的能耐,只觉这种法门与长空落的哞岚之力极为相似。
狮子吼取自妖族狮王所咆哮,也是借此进行了模仿。
《涅槃经》这一段并不涉及张学舟所需的精神法门,而是涉及了西方教众僧侣争斗之术。
张学舟确实很难学会观自在菩萨的《涅槃经》,他也没必要跨学派去学习一道攻击术法,在跟随众菩萨学习梵文时,他连尝试的行为都不曾做出。
这种学习的态度显然让众菩萨大为放心,教导起来也格外卖力,只等张学舟完成学业后取报酬。
“……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时发,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又如长风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为了强调自己所讲解无误,普贤身后呈现一圈赤红色火焰圈,仿若背着一件散发火焰的法器。
这种烈焰并不会影响普贤正常施法,反而会守护身后,也能借助侧身等方式予以对手灼烧。
相较于张学舟、任一生等人侧重的精神镇压威慑,西方教通过精神引导力量,从而转化成了另外一种展现的形式。
普贤的火焰,文殊的大光明堪破弱点,观自在的生机愈合,众人所修行的典籍不同,所引导的精神力量作用各不相同。
“厉害啊!”
张学舟早就知晓西方教主在精神力量上另辟蹊径,有着极为独到的优势,但他从未想过通过精神力量引导出了类似术法的特性。
这几乎相当于额外多了一种辅助战斗的能力,而消耗也颇低。
一卷经文讲解完毕,哪怕张学舟也没吝啬自己的羡慕之情。
“以术展示,又结合了我教梵文经,你学习梵文经应该容易理解一些,也便于你融会贯通这些梵文的真义”观自在菩萨笑道。
“说来我好奇圣子在百年之约盛会上的角逐”普贤好奇道:“你确定能压我们西方教佛子一筹,从而在教主那儿获得《般若心经》吗?”
“我倒是好奇如来和湿公是怎么输掉的”文殊道:“他们一个死睡不醒,一个没日没夜嗷嗷大叫,看上去都经历了惨无人道的摧残,这是圣子你下的手吗?”
“我没有,与我不相关,我在盛会上没见过如来和湿公佛子!”
众人教导暂缓的休息时间,也不乏提及一些相关的问题,涉及自身的事情让张学舟直接三连否认。
他听着普贤提及的《般若心经》若有所思。
普贤显然是在卖好,谨防教导不当报酬偏低。
但凡双方这么来来往往,彼此间就有深厚交际了。
他否认了涉及佛子的相关后,不免还询问了《般若心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