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齐了,屋里也就摆了桌。>
一人一盅羹汤,徐夫人摸了摸温热的盅边,道:“晓得你今日回来,桃核斋那儿从晌午就炖上了,傍晚送过来、让在灶上温着。”>
林云嫣掀开,金汤浓郁,香气扑鼻。>
“何家嬷嬷的手艺真好。”她夸道。>
徐简拿勺尝了一口,鲜味十足。>
宫里御膳自然也好吃,但对他来说,尝到了何家嬷嬷的手艺,“回家了”的感觉才真深刻踏实。>
徐夫人的晚膳素来用得不多,今日高兴,不由多用了小半碗。>
徐简没有着急走,坐着与她们说边关事情。>
他愿意说,徐夫人肯定也高兴听,裕门风貌与京城截然不同,只听着就觉长了见识。>
“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过,”她感慨道,“只可惜从未亲眼见过。”>
徐简抿了口茶:“打退西凉,又收复了关外几座关隘,裕门如今也算安稳。”>
闻言,一直只听不语的刘娉突然抬眸,眼神在林云嫣与徐简之间转了转。>
没忍住,她问道:“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徐简既然引出这话题了,自不会藏着掖着:“的确有些想法,想趁着空闲些出去走走看看,当然也得请了圣上与皇太后的首肯。”>
徐夫人恍然,略一思量,道:“这事不错,就是马上要过年了。”>
“怎么也得等到年后,春暖些。”林云嫣笑道。>
徐夫人赞同。>
夜沉了,徐夫人催他们回去歇息。>
刘娉送了兄嫂出去,转头回来问徐夫人:“母亲,我们能不能也一道去?”>
“孩子气!”徐夫人笑着嗔了女儿一眼,“他们小夫妻出门,还携家带口上了?你不嫌自己碍事,我可不去碍事。”>
刘娉嘿嘿直笑。>
她是故意这么说的,就怕母亲嘴上应着,心里其实没有那么愿意,只不过顺从惯了。>
但母亲的反应告诉了她答案。>
母亲乐见其成。>
徐夫人的想法说来也不复杂。>
出远门,人多就累赘。>
阿娉还未说亲出阁,府中少了阿简与郡主,也不会只她一人、空荡荡的。>
徐夫人在这辅国公府中,尝过太久的“一个人”了,饶是现在这般年纪了,她依旧不喜欢那种滋味。>
当然,她可以忍着不说话,但阿简与郡主都是极其心细敏锐之人,行事也会替她考量。>
若是阿娉嫁出去了,他们定然会提出来、接上她一道出门。>
可小夫妻兴高采烈的,她一个长辈跟着,也难免有不方便的时候。>
徐夫人断不会去碍事。>
因此,若是来年开春出发,前后玩个一两年,几方都合适。>
最重要的是,徐夫人很清楚,阿简与郡主都不是贪玩之人。>
与其说想去游山玩水,不如说不得不去。>
这种迫不得已的状况下,一家老少走得一个不剩,绝不是好事。>
旁的道理,徐夫人恐怕领会得还没有那么快,但她出身将门、她是戍边大帅徐莽的女儿,她最清楚的一点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在外,必须有女眷亲人留在京中、留在圣上眼皮子底下。>
阿简他们离京,当然也不是“将在外”的状况,但徐夫人还是想留着,给阿简省点事。>
这两年,为了裕门、为了大殿下,阿简的事情够多的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