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派兵攻打高丽,并占据了全罗道,这道八百里加急的消息,传递到了开京城。>
高丽国主王俣,却是懵了!>
自高丽立国之日起,其敌人便是千里长城以北的辽人、女真人,这占据全罗道的军队, 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此刻,高丽国内的文武百官,皆是立在大殿上,议论纷纷。>
王俣耳中有些嗡鸣,环视一圈之后,陡然将手中的加急信件,投掷在地上。>
“诸位,可有良策?”王俣冷冷喝问道。>
大殿内, 渐渐安静下来, 一众文武,俱都沉默下来。>
“怎么,无人敢领兵出征?”王俣再次开口问道。>
这时,高丽名将尹瓘之子尹彦纯出列道:“王上,臣愿领兵出征!”>
王俣刚要点头表示同意,却见一个中年官员站了出来,高呼一声道:“王上,不可!”>
王俣眉头一皱,但见这人乃是高丽平章事韩安仁,不由得稍稍去了怒意,耐着性子问道:“韩卿,有何高见?”>
韩安仁快速说道:“王上,眼下这支宋军,已经占据了全罗道,何人领兵, 为何要无端攻占我国领土, 宋国又派遣了多少大军, 这些全都一无所知,若是贸然出兵,臣以为不妥。”>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有几个文臣,尽皆附和韩安仁的话语。>
王俣一时之间,没了主意,不禁左顾右盼,将目光投在了当朝国丈李资谦的身上。>
这李资谦,出身于仁州李氏大族,乃是中书令李子渊之孙、庆源伯李颢之子。>
六年前,李资谦将第二女李氏送入宫中为妃,摇身一变,成了当朝国丈。>
前段时日,王俣册封李氏为顺德皇王后,令李资谦的威望更甚。>
这位高丽权贵,双眼微眯,不知道心中思忖什么事情,见王俣开口询问,便轻咳一声,缓缓说道:“王上,老臣以为, 当派军讨伐。”>
“既然大宋不宣而战,我高丽上下,唯有死战。”老国丈身居高位多年,自有一股摄人的风采,双目如电,扫过刚刚那几个附和韩安仁的文臣,冷哼道:“国中尚有甲兵二十万,岂可因为是大宋的军队,便要不战而降?”>
韩安仁辩解道:“王上,国丈怕是误会了,臣的意思是,先打探清楚,再派军讨伐。”>
王俣对于眼前这桩棘手之事,颇为头疼。>
好端端的,怎会有宋军打入高丽腹地,还占了一道之地。>
“王上,臣愿领兵三万,出兵征讨!”尹彦纯继续请战。>
“王上,老臣愿意出使,探查军情!”一个苍老的声音,自殿中响起。>
众人纷纷看去,却是谏议大夫金仁存开口说话。>
“如今敌情不明,老臣愿意出使,为王上分忧!”金仁存继续说道。>
王俣心中踟蹰不定,但一想到事已至此,不如便让金仁存出使,将宋军的底细摸清楚,再做计较。>
“既然金卿有意出使,孤应允了。”王俣面露担忧,继续说道:“宋国擅起战端,就不怕辽人兴师问罪么?还请金卿务必将此话带到。”>
金仁存自然也明白王俣的想法,若是真将高丽逼的急了,便彻底倒向辽国,约定出兵伐宋。>
有了王俣之语,金仁存心中自然也就多了一分胆气,当下说道:“臣定不负王上所托。”>
王俣道:“有劳卿家。”>
不提高丽国内,商讨出使之事,却说张正道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