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间的陈设大抵类似,正四方形隔墙光而不滑。
手术间的角落里,两个从眼角看起来年纪颇大的人相对而坐,腰直背挺,卓尔不群。
发现他们进来的巡回以及小硕士都不敢吱声问询,就怕是哪个科室里的老教授过来暂歇。
“小…囯擎,这小方,台风可太稳了,比你当年都要稳非常多。”
“手术思路清晰,下刀精准干练,仿佛多一分则肥,短一分则偏瘦了。”裘正华看着与自己同行的黄国擎低声道。
当年的小黄,小国擎,如今已经不止是长大,都已退休多年,也有了七十多岁。
“裘老师,我的当年和方子业的现年可没办法比,差了太远。”
“这方子业教授?”黄国擎也陪笑着叹了一口气,轻轻摇头。
“能见后浪磅礴,也不枉此生了。”
“只是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怀念老前辈们了……”
裘正华的双手搓捏着,语气朦胧:“世间千古,各有风华。”
“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被我们走完了…”
“估计这一次,也是我最后一次出远门了。”
黄国擎闻言一时语塞,老眼泛起微红:“裘老师,时间过得真快啊。”
“想当年,我才来求学时,裘老师您也真的…”
“一晃,都过了五十年。”
裘正华老教授今年已经章的事情!前几天,马俊发邮件给我,说是编辑部给他回了信,说是他与编辑部商讨许久的临床课题被冲了。”
“文章挂了我的名字。马俊就问了我一声。”
裘正华说到这里,轻轻崴了崴自己的脖子:“方子业会做事,懂得投桃报李,我们这些老家伙不能闭门清高啊。”
“该负责处理的一些小琐碎还是要帮着处理的,后面也帮不了几次忙了。”
黄国擎略愕然:“裘老师您现在还带队做了临床课题?”
这种神刊,从来都是顶级综述的自留地,一般的原创性论著文章想要发表在上面,非常困难。
因为发表普通的论著文章,会使得期刊的影响因子降低,所以编辑部一般不会予以考虑,除非质量格外突出。
黄国擎只是裘正华的后辈,并不是蛔虫。
去年裘正华特意为方子业撑腰的小事,裘正华并未大张旗鼓地四处宣扬,而黄国擎已经退休,目前只是在少数学术会议以及门诊活跃,自然不会格外关注。
黄国擎已经七十多岁,路早就到了头。
“不是我牵头,只是顺手帮了个小忙。是方子业挂了我的名字,可能是方便投稿吧。”
“这篇文章,一共四十个挂名的作者,华山医院的谷教授也挂了名字的,只是谷教授他近期有事情耽搁了,抽不开身。”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方教授,突然起身把一位院士踩了,总得要个说辞的。”
“马俊又不是我们骨科的,可不会轻易无视此事。”裘正华颇为隐晦地解释几句。
黄国擎明白,如果只是单纯方子业牵头,估计马俊院士的心里会有些芥蒂,但如果有骨科的老院士牵头挂阵,而且还是他的前辈。
实力不济,被比了下去,心里再有气也只能憋着,甚至在裘正华当面造访后,他还只能小心陪笑。
来者为客,而且裘正华都是他老师一辈,甚至比马俊教授的恩师年纪更大一些,又是早年成名的院士,不能不给面子的。
黄国擎都有些嫉妒了:“裘老师你对方子业教授是真好啊!~我们医院现在的那些孩子可都没这恩宠。”
裘正华扫了黄国擎一眼:“你的意思是,我对你还不够好了?”
语气淡然了几分:“黄国擎,你是在埋怨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