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闻觉得自己应该不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无欲则无求,出了问题,大不了另起炉灶罢了。>
想着另起炉灶的可能并不只是黄少闻一个人。云良材那边基金会的事情还在流程中的时候,黄少闻把相关的材料准备了一下。>
周建雄和付平当然是要捐钱的,汪建军更是没问题。>
跟汪建军吃饭的时候,汪建军提到最近刘大刀有个苦恼。>
“他这个人仗义疏财没的说,我们几个弟兄都很服气他。但是说起具体做事的时候,我这个刘大哥确实还是不行。>
刘哥说他去东北那边帮一个战友的时候,那个战友说他们当地不少人在走私货。刘哥觉得可以试试。”>
黄少闻眉毛一挑,“走私货?”>
汪建军苦笑了一声,“我也不是很懂。但是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正经的事情。所以我就不同意,但是刘哥说自己待在我这也没用,所以就想去试试。”>
东北的边贸生意是怎么搞起来的?>
肯定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搞起来的。因为八十年代之前,中国跟老毛子差不多,都偏重工业,轻工业产品不是很充足。>
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进入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发力,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开始发展。相比现在老毛子依然不怎么健康的工业体系。>
中国的工业体系总算是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当然,这个问题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掉的。问题肯定是都能发现的。>
但是能不能改,还是要看很多因素的。比如国际环境,地缘政治,国内政治变革,体制变动,国家战略,人民生活水平等等很多很多因素。>
老毛子肯定也想改,但是他的压力大,市场小,只能先维持住重工业,好抗衡住联盟的压力,获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最后他们并没能获得胜利。>
重工业发展的好,但是重工业并不能直接的改善人民的生活啊。这样一边缺乏生活物资但重工业设备先进,一边轻工业发展之后,生活物资较为丰富,但缺乏重工业设备。>
出现需求,且需求形成互惠互利。如此,生意也就能做成了。>
“他听那个战友说这里面的利润比较大,大多数的钱都被那些老大给赚去了。就想着,这个钱与其被他们那些挨枪子的赚了,还不如自己来办事,正好也为将来基金会的事情多赚点钱,多帮助几个弟兄。”>
刘大刀的拳拳之心黄少闻从汪建军这个几句话里面都能听出来。这样的人是纯粹的,也确实像汪建军说的,是个仗义疏财之人。>
不过黄少闻有点奇怪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个,“是有什么难处吗?我能帮的一定帮忙。”>
汪建军就是有些地方需要黄少闻的帮助,准确的说,是刘大刀觉得自己做这个事情离不开黄少闻。>
“一个是他从这边拿货,还得从你这拿。另一个就是他从那边换来的货,希望你能帮忙销出去。”>
这个问题有些难住了黄少闻。从自己这里拿货好说,跟何大春说一声就行。但是这个刘大刀能不能办成事情,能不能赚到钱就是个问题了啊。>
黄少闻的百货店也是要赚钱的。刘大刀拿货没问题,但是他手里肯定没多少钱,就算是汪建军愿意出钱,黄少闻觉得事情也不能这么做。>
还有就是,刘大刀从老毛子那边要换些什么货也是个问题,自己这边也还得建立一个渠道,想办法销出去。>
不过这个边贸的生意,黄少闻有所耳闻。犹记得后来的几十年间,全国不断冒起的地方性财富传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