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他交往的关系,比今天前来参加的人,还远远不如。
“陈爵士,希望我们今天没有招待不周!”玛格丽特的到来,让陈光良眼前一亮,总算是个有分量,而且待人礼貌,又养眼的人。
“没有,非常的周到,大家都很热情。”陈光良绅士的回答道。
玛格丽特今年21岁,正式花一般的年龄,她待人很礼貌,比起她姐姐,她更多了几分平民的心。
难怪,后世的《罗马假日》原型,应该就是这位,当然也不可能全部相似。
玛格丽特随后和陈光良聊起来,她好奇的问道:“香港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陈光良说道:“是远东的一颗明珠,或许有一天,它会成为纽约、伦敦一样的明珠。”
前世,香港巅峰时,又‘纽伦港’的美誉。
这一世,有陈光良家族的村长,香港必然更加的‘纽伦港’,至少能辉煌一时!
玛格丽特惊讶的说道:“你骗我!据我所知,香港现在很穷,且别贸易封锁着”
有一些了解,看来功课还是做了的。
陈光良说道:“玛格丽特公主问的是一位香港人,所以我不会说它的坏话。另外,香港的困难只是一时的,它具备将来经济腾飞的很多因素。”
“比如呢?我诚心向你请教!”
陈光良随即说道:“我用我们华夏的一句古话——天时地利与人和,来与你介绍。首先是天时,因为战争的原因,我们华人最有智慧的商人或一些技术人员,纷纷来到香港其次是地利,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又是远东的桥头堡最后是人和,香港政府实行比较宽松的制度,香港人拥有最勤奋最能吃苦的精神所以,香港必然崛起!”
玛格丽特笑着点点头,说道:“你应该能作为一个政治家,让我一个没有去过香港的人,也感受到哪里会有远大的前景。”
“我只是一个商人”
当晚的宴会,除了玛格丽特很特别外,其余人都没有特别。
“去德国”
在英国的遭遇,让陈光良觉得,他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让这些英国佬好好的看看——他们的海上霸主时代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他的船队,要‘称霸’海上。
几天后,陈光良、陈光聪兄弟出现在德国汉堡的造船厂。
这一次,德国汉堡造船厂的赫登家族非常重视,派出掌门人威利·赫登,也就是造船厂的老板,亲自迎接。
“赫登先生,不知道你们造船厂目前的实力如何,特别建造油轮方面!”
赫登,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一望便知是位勇敢且性格豪迈的商界领袖。
“陈先生,我们造船厂建造油轮的历史世界上最大的油轮记录23000吨,我们已经保持20年时间.战后,我们积极恢复造船业务,技术团队更加的成熟,所以现在别说23000吨,我们在建的有一艘32000吨的,甚至我们技术上已经突破40000吨.”
陈光良听闻后,很感兴趣!
他知道两件事,50年代石油对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要,故油轮在商船领域占比开始增加;其次,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导致世界船队需要绕路好望角,而好望角风高浪大,大吨位的船只更适合,所以油轮、货轮也越来越大。
随即,陈光良兄弟在德国认真的考察起来,他们对技术上要求很认真。
赫登越看越觉得陈光良要真心订船,直接寸步不离的陪同,安排最好的借贷。
三天后。
“赫登先生,一艘32000吨的油轮价格是多少?”
“根据我们的预算,打造这样一艘船需要耗资700万美元。”
“那一艘23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