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唯有奋力一搏!>
既然迦太基舰队是猪队友,那么自己一方就只能更努力,才能够力挽狂澜!>
当然,李小象也不算很担心,毕竟历史上,在这场米拉海战战败后,罗马人仅仅只捕获了迦太基战船30艘,撞沉15艘,歼敌3000,俘虏7000人。>
而大部分的迦太基战船则逃遁而去。>
由此也可以看出古罗马舰队在海战方面的不擅长,以及迦太基舰队在乌鸦吊桥的打击下也不是完全没有丝毫抵抗能力。>
很快,三枚火红的铁球就抵达了目的地。>
两枚越过了敌船,在海面上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枚则正中敌船水线位置。>
“报!两枚近失弹,一枚命中水线!”>
负责查看敌情的瞭望手马柳随即便报出了命中情况。>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李小象那样强悍的目力,正常1.5的视力在五百米的距离上也就只能够看到景物的模糊映像,连轮廓都看不到,因而炮弹溅起的水花就更不可能看清楚了。>
而在所有正式水手里面,性格比较胆小的马柳视力反倒最好,他能够看清楚一千一百米处的人形,至于五百米处的炮弹水花,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因而在经过衡量后,李小象将其任命为瞭望手。>
不得不说,马柳虽说胆子比较小,但责任心还是很强,即便大家都陷入到第一次开炮的紧张状态里,他也没有丝毫忘记自己的职责。>
当然,马柳这样像模像样的报告声倒是进一步加强了大家的临战感觉。>
第一次射击就能够打出命中一发,近失两发的战果,这让众人不由得兴奋了起来。>
李小象也是很满意,他是看得很清楚,那一发命中敌船水线位置的炮弹直接将对方船体上撕开了一个轮胎大小的窟窿,并且由于铁球的高温,使得那窟窿四周都燃烧了起来。>
这并不奇怪,要说在造船这方面,迦太基的经验可谓是丰富无比,而古罗马这支舰队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在与迦太基发生战略上的冲突之后,方才以举国之力急冲冲建造起来的。>
基于造船方面的经验缺乏,说实话,古罗马舰队的战船能够在海面上移动,已经让李小象很惊异了,那么战船的用材,坚固等等方面差上一些也就属于正常了。>
换成迦太基的战船,这一炮轰在上面,最多也就只是人头大小的窟窿。>
但古罗马的战船就是一个轮胎窟窿。>
这就是造船用材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毕竟古罗马在造船的时候,大概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挑选适合造船的木材,更没有时间将木材进行阴干,防腐等等处理。>
总之,如果说迦太基战船的坚固程度像青铜的话,那么古罗马战船的坚固程度也就只是锡!>
这一点可以从历史记载上轻易看出。>
公元前255年,古罗马远征军在登陆非洲围攻迦太基城未果后,在撤回本土途中遭遇风暴,280艘战舰,2万5千名士兵和7万划桨手全军覆没。>
也就是从这次风暴全灭的事故之后,古罗马人方才重视起船舶质量,重新打造战船,于14年后,在西西里岛西面埃加迪群岛附近决定性的海战中全歼迦太基海军120艘战舰。迦太基至此一蹶不振,彻底丧失地中海制海权。>
嗯,对于第一波炮击的结果,李小象在满意的同时也略有一点遗憾。>
如果之前的时间再充足一些就好了。>
那样的话,就可以研究出开花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