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书盟 > 军史小说 > 汉家衣冠 > 第57章 军备 1(1/3)

第57章 军备 1(1/3)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悠悠书盟在线收听!
在后世有个关于康熙、雍正批复垃圾奏折的笑话。具体的就不在这写了不然两章都不够。

反正是写的奏折在如今看来是非常的奇葩,比如关于送书,一连上奏十余次,什么今天找到这一卷啦,明天又找到那一卷,陛下要不要。不要没关系,臣又看到一本好书,还找到几卷陛下要不要,不要?臣又找到一本……估计康麻子内心骂娘无数次可还是无奈的批复。

还有不止一位官员几乎每月都写问安的折子,每次都是皇上你好吗?你可以想象到你的众多好友每天都来这么一句,你好吗?你还不得不回复的情景。

还有聊天气情况的,什么今天这个府下雨了,明天那个府下雨了。后天又换一个府下雨了……总之能把人逼疯。

还有送土特产的,今天上奏说送给陛下一些芒果,批复说不用送了。然后又上奏说送了一些,又批复说不要送了。接着再次上奏说送了……是个人都会内心崩溃,都特么说了不要送,你还上折子说要送……

朱慈烺也遇到了这种奇葩的奏折,不过不是总督、巡抚这类大臣写的而是各地知府们写的,甚至还有一些没公开支持广州政权的知府密奏。

他们没什么大事就和网络上的笑话一样都是问安的,有问能不能来参加大婚的,有问本地的土特产能不能在婚礼上使用,还有些拍马屁的说地方因在太子的治理下风调雨顺,更甚者一篇奏折写的花团锦簇能有几万言,正文才几百字,主题无非是能不能去广州参加大婚。

也许他们觉得这是和太子搞好关系的机会,因为谁知道再次能写奏章和太子套近乎得到何年何月。朱慈烺也不好不回更不好批评。他也是当过别人的员工,也能体会员工和老板之间套近乎的心理。老板提拔人基本上都是提拔自己认识或有印象的,毕竟老板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你让他如何提拔你。特别是朱慈烺这种急需扩充朝廷人手的情况。

奇葩奏折虽然看起来奇葩,其实这也是维持皇帝统治的一种方式,有的奏章能有效的拉进皇帝和地方的关系,加强皇帝对地方官的管理。有的奏章能使皇帝了解各地的情况,比如通过降雨情况而了解此地的收成甚至一些家长里短也能了解那个地方的民风。

建奴朝看似奇葩的奏折多,其实在明朝也不少。这些朱慈烺都能理解并忍受。但他不能忍的是明朝的文官喜欢长篇大论。

怎么个长篇大论法?比如在朱元璋时期就有人写了五万字的奏折,实际上正事也不过几百字就能写完。甚至还有仅仅需要一句陛下你好吗?这种短短五个字问安的折子都能写数千字,好像不写那么多就展示不了他的文采似得,看了半天还可能都不知道他到底要说什么。这种奏折就问你怕不怕?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的办法是打他一顿再下令写奏章要写得简洁明了。效果也很好,一直持续到明中后期。可等到崇祯时期,这种情况又出现了,数千甚至数万废话中夹杂着正事的奏折又成了常态。

如果不负责的皇帝自然对这种情况自然视而不见,任由司礼监处理。可如果是负责任的皇帝绝对能被活活累死。你可以想象得到,一封奏折数万字,不假人手的话必须要用近一个小时才能批复完,一天数百份奏折……你还不能不认真看,万一里面有重要的事情,你不批复耽误了国家大事,责任还在皇帝。特别是别有用心的官员故意如此……

对这种情况,当时的崇祯帝可是没有丝毫办法,也学不来老祖宗,朱元璋打一顿可以,要是崇祯和朱慈烺打一顿,那群文官为了骗廷杖都会那样写奏章。更何况朱慈烺早就声明不再复设司礼监。

朱慈烺有些怀疑这是文官们的阴谋,目的就是趁没有司礼监的存在而打消他亲自批复奏折的积极性从而让政权落到文官手中。

不能用朱元璋的方法,那朱慈烺就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汉家衣冠章节列表下一页